既然李象已經說出了辦法,李世民也就交代給了房玄齡,這件事情房玄齡去做更加合適,至少房玄齡不會去造反,但將來李象就不好說了。

    李世民給其他的人交代了幾句,讓他們這些人都下去了,但是把李象留下來吃午飯,這可是很久都沒出現過的事兒了,要知道祖孫兩個這一陣子關係明爭暗鬥,雖然表麵上和和睦睦的,但實際情況隻有這爺倆知道。

    “你送來的這些調料是真不錯,如果要是沒有這些飯菜的話,恐怕我是一點都吃不下去了。”

    桌子上的菜並不多,和清朝皇帝不一樣,動不動就上百道菜,李世民還是非常勤儉節約的,每頓飯就隻有八個菜,四葷四素。

    “祖父吃的開心就好。”

    李象端著碗並沒有要喝酒的意思,但李世民還是讓人給李象倒上了一杯,李象現在摸不清李世民的意思,在旁邊盡量少說話。

    “你的飯館叫什麽來著?我想起來了,叫承平飯莊和你的封號是一樣的,生意不錯吧?”

    飯館這個買賣各大家族都不怎麽看重,主要也是利潤不是很高,所以讓李象撿了一個空子,在全國三百六十個州的州府所在地,基本上都開了一到兩家,長安和洛陽更是開了十幾家,賺的那叫一個盆滿缽滿。

    李象一開始就沒有想著走百姓路線,主要也是因為百姓的手裏才有幾個錢呢,這年頭百姓也僅僅是剛得到了一個溫飽而已,有很多家庭喝的還是稀飯,每年也隻有過節的時候才有大白饅頭吃,所以李象隻能是把路線走在富人的身上,富人才是賺錢的地方。

    李象從現代社會而來,當然知道什麽叫做二八定律,那百分之八十的錢咱就不賺了,並不是說看不上老百姓,而是不想和很多小商人爭利,所以李象一開始的時候就鎖定了那百分之二十,飯館的價格也把普通老百姓驅逐在外了,幾個菜的價格都要在一百文錢以上,老百姓能吃得起嗎?現在一分錢都能買好兩個火燒。

    “孫兒可是都照章納稅了,和那些人可不一樣。”

    李象不明白李世民想幹什麽,趕緊的把自己給摘出來,現如今很多官僚也有買賣,但基本上沒有交稅的,朝廷也不會和他們狠要。

    “朕想說的就是這個事兒,別說是皇族子弟了,即便是一個小縣令,家裏如果要是有買賣的話,那也會想方設法的逃稅,你這是什麽意思呢?”

    李象如果要不說稅的事兒,李世民還想不起來,但李象說起來了,李世民就想問個明白。

    “孫兒這麽做也是想著以身作則,官紳一體納糧。”

    李象所說的這個事兒又有點超前了,要知道這是雍正年間才提起來的,縱觀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大部分時間官員都是不納稅的,即便是你有了一個舉人的功名,朝廷也不會找你收稅的,所以很多商人都喜歡把自己的買賣掛在官員的名下,這樣就可以節約大筆稅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