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大唐現有的人當中,還有很多人想著能以一個女子換來和平,在他們的眼中一個女子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隻要是能夠換來邊境十年的和平,那麽不管這個女子是什麽樣的公主,她都算是為大唐立功了。

    如果要是用數據精確計算的話,李象也認為他們的想法是很正常的,畢竟一個人就能夠換來邊境十年的和平,任誰說這也是一筆賺到死的買賣,可問題是有沒有想過老百姓的心理是如何呢?

    一旦要是和親能解決問題,那麽所有的人以後就光想著和親,至於打仗的事情,根本就沒有人考慮了,這對一個國家對一個民族來說是極為危險的事情。

    所以從現在這個時候開始,李象就必須得給所有的人轉變觀念,那就是和親這條路行不通,咱們所有的邊境危機都要靠打仗來解決,隻有打出來的和平才能夠維持更長的時間,才能夠讓大唐走得更遠。

    祿東讚的腦子在快速的運轉著,他在想著如何應對李象的咄咄逼人,但最終他找不到任何一條辦法,在大唐的朝堂之上想要打李世民的臉,那很有可能會引起一場巨大的戰爭,祿東讚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大唐和吐蕃都是大國,在沒有切身利益得到損害的情況下,那麽這兩個國家都不會輕易進入戰爭當中,因為一旦開戰就不可能是一場小規模的,或許會讓兩個國家的根基都動搖,也有可能會讓他們的統治者下台,所以經過了再三的考慮之後,祿東讚也隻能是暫時放棄這一條,當然他也不會讓吐蕃國的十名公主來到大唐,那就幹脆先擱置。

    “既是如此,那就先聽殿下的,等在下回到會館之後,修書一封寄回吐蕃,咱們再做打算。”

    這件事情還是祿東讚讓步了,李世民也鬆了一口氣,如果要是祿東讚一直威逼的話,那麽這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身為大唐最強盛時代的皇帝,怎麽可能會被一個外國使臣威脅呢?

    說一句打仗容易,但真打起來就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兒,吐穀渾運回來的各類牛羊和財富,李世民都已經是分配完了,現在的大唐國庫稍微的寬裕了一點兒,但並不代表著我們能夠和吐蕃國打仗,尤其是還沒有解決了士兵呼吸困難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打仗等於輸了一半了。

    既然第一個話題進行不下去了,那就得開始第二個話題,這就是關於吐穀渾的問題。

    “皇帝陛下,我國軍隊已在吐穀渾與我國的邊境附近集結完畢,隻要是皇帝陛下與我們一起夾擊吐穀渾,最遲兩個月左右,我們就能夠滅掉吐穀渾,你我兩國即可在邊境地區握手相談,豈不是比中間隔著一個吐穀渾要好嗎?”

    祿東讚這個人調整得非常快,剛才在李象的手下沒占得便宜,但這個人很快的就調整過來了,馬上就進入到了下一個議題當中。

    大唐和吐蕃的衝突是大唐不敵,這給了大唐一種錯覺,那就是咱們無敵的軍隊打不過吐蕃,同時也給了吐蕃一種錯覺,那就是吐蕃認為他們能夠擊敗大唐的軍隊,雙方在這樣的錯覺之下就產生了不同的想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