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對於李象的這個辦法,兩位大將軍都是讚同的,而且之前也收到了效果,可咱們對草原上的情況不太了解,如果要是折損了兵力又丟了城池的話,他們也負不起這個責任。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風險的,如果我們按照原來的方式做下去,當然可能不會有什麽風險,但朝廷這幾百萬貫錢可就白花了,我們也沒有辦法對吐穀渾作出製裁,那麽這就如同一個輪回一樣,每次都是如此,大唐以後也就無法在這一地去做主,吐穀渾的人會越來越猖狂。”

    李象的話說完之後,在場的人也都點了點頭,吐穀渾隻不過是個彈丸小國,綜合國力和大唐沒得比,但就是因為他們采取了這樣的策略之後,大唐一時之間拿他們沒辦法,這也讓他們的傲氣越來越高。

    “你可有具體的策略?”

    秦瓊大將軍憂國憂民,每次出征都要勞民傷財,如果這一次還不能徹底的解決吐穀渾,那麽對大唐來說他就是個罪人。

    “回大將軍的話,我們可以派出小股精銳,以涼州城為中心,向南來回廝殺,隻有把他們殺疼了殺怕了,他們才知道我大唐的厲害,即便我們有城市被他們攻破,但這幾支軍隊絕不回防,繼續在吐穀渾境內廝殺,讓他們找不到我們,摸不到頭腦,說白了就是和他們拚消耗。”

    李象簡短的說了一下自己的計策,在場的這些人都吃驚不已,他們知道李象的這個辦法是正確的,但如果要是這麽做的話,很有可能會丟掉某些顧不到的城市,一旦要是這樣的話,那就得看朝廷那邊的承受力如何了。

    在場所有人都明白李象的策略是正確的,如果我們和吐穀渾拚消耗的話,他們絕不可能是我們的對手,我們哪怕是丟掉了一兩座城市,但整個大唐帝國還是能夠完好運轉,隻不過大家的心裏不舒服就是了。

    但如果要是在吐穀渾的土地上來回廝殺,每次都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災難,一次解決他們幾個部落,等到他們抽不出人來的時候,也就是戰爭結束的時候。

    “以你之見,我們應該派出幾支隊伍才能夠達到威逼他們投降的效果?”

    秦瓊大將軍問這個話的時候,這就代表他心裏已經動心了,雖然李象的策略比較冒險,但如果要是能夠持續的實施下去,最先堅持不住的一方肯定是吐穀渾這邊,到時候我們就能夠一舉改變西南邊境的窘境。

    “至少三支軍隊,人數在五千到八千左右,全部雙馬配備,必須得是我軍中的精銳,在未來的半月之內,他們沒有一點休息的時間,一路廝殺過去,給吐穀渾撕開一個巨大的傷口,讓他們無暇進攻我們的城市,當他們把所有的軍隊調回圍剿這三支軍隊的時候,我大軍就可一擁而上,大家內外配合殲滅吐穀渾大軍。”

    李象在地圖上畫了三條線,這三條線就是三隻精銳軍隊來回廝殺的線,如果要是動作夠快的話,最多半個月的時間,吐穀渾方麵就得做出大的戰略調整,到時候我們的斥候兵如果得力的話,就能夠抓住他們的主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