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得到了好的名聲,又得到了帝位,真的是兩全其美。

    在座的帝王們,他們可不相信,不稱帝手下就會分崩離析。

    這麽蹩腳的借口,也就隻能騙騙老百姓了。

    想騙他們?

    不太現實!

    劉秀自然也知道這麽蹩腳的借口,是騙不到在座的這些人了。

    當然…

    他也不在意,反正他又不需要這些帝王們當他的手下。

    他繼續講訴著:“稱帝之後,我派兵包圍困守洛陽的朱鮪,但朱鮪擔心我追究之前殺我兄長的罪責,死不投降。”

    “我告訴他,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絕不追究以前的這些事情,他投降之後,我也履行承諾,封其為平狄將軍,扶溝侯!”

    “洛陽這是個好地方,我決定定都於此!”

    聽著劉秀的這一番操作,在座的帝王們都不由得點了點頭。

    確實是這樣的!

    成大事者,有時候也是身不由己,必須放下一些東西,才能得到一些東西。

    就像劉秀,想要得到洛陽城,那就必須舍棄對朱鮪的仇恨。

    當然…

    劉秀能有這樣的心胸,眾人是相當佩服的。

    因為成大事者,有些人心胸也不見得很大。

    但心胸寬廣的人,一般更加容易成事!

    “在我攻陷並定都於洛陽的時候,綠林軍的仇敵——赤眉軍擁立劉盆子建立了建世政權,擁兵三十萬,他們立刻進逼關中,擊敗了更始帝政權,天下震驚。”

    “不久之後,投降的更始帝被殺!”

    “我聽說綠林軍,赤眉軍發生火並,開心極了。”

    “我知道,隻要我足夠細心等候時機,未必不能在兩者之間得利!”

    看著劉秀那開心的樣子,在座的帝王大概能夠理解他的興奮。

    “我立刻派遣鄧禹西入關中,以觀時變!”

    “是歲,關中發生饑荒,赤眉軍數十萬大軍很快就沒有糧草了,隻能退走隴右補充糧草,結果被割據隴右的隗囂擊敗,嚴冬之中,士兵多數凍死,補充糧草不成,赤眉軍隻能再次返回長安。”

    “本來看到赤眉軍離開,鄧禹便率軍占領了長安,沒想到還沒布置好,赤眉軍就又回來了。”

    “鄧禹就這樣被趕了出來,我隻好派馮異等幫他,結果,馮異領軍也失敗了。”

    “馮異等少數人棄馬步行才得脫身歸營,而鄧禹則敗走宜陽,他倆收複潰兵,準備等候時機再戰。”

    “很快…”

    劉秀講的繪聲繪色,讓的一眾帝王覺得,都不需要看光幕了。

    光是聽劉秀說,都能仿佛聲臨其境一樣,看到那驚心動魄的畫麵了。

    “不久之後,機會來了,馮異率軍與赤眉再次大戰於崤底,這一次他學乖了,提前選精壯之士化妝成赤眉軍,伏於道路兩側。”

    “兩軍一直打到了日落偏西也沒有分出勝負,此時馮異布置的伏兵突然殺出,赤眉軍驚潰大敗,被馮異迫降者八萬餘人!”

    “這一戰之後,赤眉軍受損更嚴重,加上糧草告罄,隻能退居其他地方。”

    一眾帝王聽的那是如癡如醉…

    在場的很多帝王都是馬上打江山的。

    因此!

    對於劉秀這精彩的軍事講訴,那是相當的感興趣。

    “其實,在關中發生饑荒,但又之戰隗囂陳兵於西方的時候,我就對赤眉軍接下來的動向有所猜測,遣侯進屯新安耿弇屯宜陽,分別堵截赤眉東歸或南下之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