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件重器售出兩件,剩下的兩件中有本次展會上價格之最“翡翠白菜”!盡管是棵仿品,相比真品應該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台灣故宮博物館的翡翠白菜舉世聞名,被其引以為傲。有人試探出價,據說十億美元也不肯轉讓。當然這還是除去的民族感情,僅僅以珍寶本身藝術、曆史價值而言。

    天價瑰寶究竟是什麽樣?在燕莎“百珍奢華”展上就能親眼目睹,不過是仿品。台灣翡翠白菜是清宮瑾妃舊藏,在一段少有的翠白雙色翡翠上雕塑成一棵高約17.5公分、寬約12.3公分、厚約7.2公分的白菜,上半截翠綠漸深,下半截灰白漸銀,加上絲絲入扣的精雕細刻,菜心、葉脈處處猶如實物,稍遠望去活脫脫一棵剛買回家的小白菜。難以置信的菜葉上歇著兩隻栩栩如生的昆蟲,一隻蝗蟲、一隻紡織娘,蝗蟲繁殖力極強寓意多子多孫;紡織娘勤勞聰穎寓意智慧致富,白菜又諧音“發財”等等,總之吉祥話一大串。可惜的是蝗蟲兩根觸須之一在搬運中折斷,成了殘蟲。

    翡翠白菜料是難得一見雙色翡翠,盡管材料一般,但恰好表達了白菜主題。工是清宮造辦處一流手藝,“琢砂入微”刀法的代表作。當關山在許多精美翠料中找到一塊長型、兩端凝翠欲滴的翡翠水料時立刻決定和祖先比一比手藝!翠料是冰玻種,翠部分為玻璃種,晶體通透;漸漸往白翡部分成了略顯朦朧的冰種。整塊長料一分為二,恰好裁成兩棵白菜的用料。關山決定雕琢成一大一小兩棵白菜,展現在“百珍奢華”展上正是棵小些的白菜。

    開價兩億人民幣!無論材料品級、工法,均超出清宮前輩,更勝一籌的是台灣故宮藏品厚度不夠,像被壓扁似的。而堯峰出產的白菜渾圓飽滿,一看就知是豐產品種。(哈,開個玩笑)相比十億美元的價格二億人民幣是少了些,但畢竟沒有文化、曆史內涵嘛。開展以來欣賞人多,晚報頭版也上過,電視新聞也播過,暗中問價、有意向的人不下十名,所以遲遲沒有脫手因為文昌在等待,等待一個有份量的收藏家。

    金旗、文昌、鳳娟三人在西歺廳剛用歺完畢想坐坐,喝些咖啡。文昌手機響了,原來約在三點的客人提前到了。文昌說:“旗,一起去吧,是故宮大佬們,洽談翡翠白菜的事。”

    金旗搖頭:“你們有始有終吧,我隨便走走,晚上八點在燕莎碰頭一起吃飯。哎,忘了問,什麽飯店,有我住的嗎?”

    鳳娟臉一紅,沒答。文昌笑說:“晚飯後就知道。”轉身拉著鳳娟就走。

    金旗開始有點不明白,想了想才恍然大悟,不會真有這般美事吧?嗨!心中暗暗喝彩。

    付賬走人。來此時順路看到路旁“如意金摟”的店招,吃飯過程中老想起和自己做過幾檔玉料生意的張帥張大哥。金氏寶藏開賬時來進過一批料,事後再無來過,連信息也沒有。給他的玉料全是批發優惠價,按行情一定會在北京大賣,為什麽沒來進第二批貨呢?弄不明白,所以很想去看看。走半條街就望見如意金店氣派的店臉,大紅立柱、大紅燈籠、黑底灑金店招全是中式皇家裝璜,夠京味的。

    踏進寬敞展售廳,好一番金碧輝煌、金玉滿堂氣象。還沒等金旗多看幾眼,迎賓小姐已經笑盈盈地詢問:“先生,我能為你服務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