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其他國家的公司,對於美軍在伊拉克進行“治安強化”運動以及美國指導下的建立“大西亞共榮圈”並沒有正麵影響,因而,請按照“市場規則”投標——投得上那才怪!

    大夥兒手裏幹著禍害美軍的事情,不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被美國人獎勵了一把,而且下手越黑的,美國人發到他手裏的胡蘿卜越大越甜。於是大夥達成共識,要想嘴裏的蘿卜再大一點,就必須把手裏的活做得再黑一點兒。

    於是,炸彈照樣在伊拉克街頭四處爆炸,遊擊戰繼續在伊拉克大街小巷到處上演。美軍繼續苦戰,而伊拉克的石油產量繼續在低位徘徊,所以,為了把戰爭繼續下去,為了“大中東計劃”和重建“新羅馬帝國”之夢,格林斯潘隻好繼續玩印鈔票的遊戲,他的金融“老鼠會”被迫繼續往下玩。雖然,誰都知道,“老鼠會”是一定會倒掉的,就像當年的荷蘭人玩鬱金香泡沫、英國人玩南海泡沫、美國人自己玩密西西比泡沫、日本人玩泡沫經濟一樣。懸念隻是在於,何時倒下。

    在美聯儲流淌出來的美元的推動下,中國人的工業化進程突飛猛進,而整個世界的產業層級,似乎碰到了一個巨大的黑洞:一切產業隻要進了中國,就再也出不來了。

    從低技術層級的紡織行業,到中等技術層級的電子元器件組裝,到較 高技術層級的汽車製造,再到完全掌握高速鐵路、運載液化天然氣的LNG船、半潛式深水鑽井平台、數控機床等一係列高精尖技術……這些行業漸漸被中國人一層層吃下去。對於美國人來說,掌握和壟斷在歐美日手中的領域越來越少,這前景非常不妙——要知道,昔日的美國就是在變成全球第一製造業強國後,拿走了原屬英國的全球霸權的。

    這並非唯一的麻煩。

    趁著全球繁榮的大好形勢,歐洲人重整旗鼓,養好了1999年被美國人利用科索沃戰爭暴打歐元時留下的傷疤,硬是將歐元區擴大到了16國(截止到金融危機前),每個人都明白,歐元區未來覆蓋整個歐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事情還遠甚於此,2007年法國總統薩科齊上台後,竟然全力反撲,其所力推的“地中海聯盟”計劃,其遠期目標擺明了就是要掀翻美國在中東的獨霸地位,進而掀翻石油美元體製,最後以“石油歐元”取而代之——他是想要美國霸權的命!

    最糟糕的是,在美國人抬高油價準備擠死中國的同時,俄國卻趁此機會緩過勁兒來了——作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國,俄國人靠賣石油賺了大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