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籠罩在別人的光輝下,久而久之就會被那些光輝刺痛了雙眼,從而衍生出不滿。”

    “更何況,白相作為托孤重臣,有著匡扶政事的權力,他肯定沒少指正你父皇為政的失誤。”

    “自古以來忠言逆耳,你父皇本就對白相有成見,那些不好聽的諫言,自然也成為白相指手畫腳、頤指氣使的鐵證。”

    頓了頓,公孫先生繼續道:“於是這份不滿,在日積月累之下,也就成為了恨意。”

    “這份恨意蒙蔽了你父皇的雙眼,讓你父皇再也看不到白相的付出,白相的所有行為,都變成了功高震主,直到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的地步。”

    望著劉堯失魂落魄的模樣,公孫先生繼續說道:

    “於你父皇而言,白相是一塊巨大的絆腳石。白相不除,東陵的政事就不算完全掌握在他手裏。”

    “白相不死,他就還是那被托孤給三朝元老的皇帝;白相不滅,他就隻能站在白相的光輝之下。”

    “但凡他做出一點政績,都會被世人歸功於白相輔佐有方。”

    “在這種情況下,你父皇不動殺心都難。隻是礙於白相的聲望,你父皇一直沒有機會動手。”

    “好不容易有了陰山一戰這個契機,你父皇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處置白家了。”

    “豈料忽然跳出來一個白明微,不僅重振了白家的門庭,還把東陵十萬眾兵馬握在手中。”

    “你說你父皇會怎麽想?”公孫先生凝著劉堯,一字一句地問。

    那目光清澈炯睿,仿佛能洞若觀火,世間一切陰私黑暗的事情,在他的眼裏都無所遁形。

    劉堯被他看得有些緊張,更不知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支支吾吾許久,也沒有說出什麽話。

    公孫先生把茶盞的蓋子輕輕合上,清越的響聲在突然陷入寂靜的房間裏,顯得那樣清晰。

    就像什麽尖銳的東西,突然敲擊在劉堯的心頭。

    見劉堯默不作聲,他繼續用平靜的語氣,訴說著殘酷的現實:

    “一則你父皇會認為因為他曾經要對白家下手,丫頭有了這些兵權後,會報複他。”

    “二則丫頭是他恨之入骨的白惟墉的孫女,看到丫頭繼續在朝堂上大顯身手,會讓他產生一種白相陰魂不散的錯覺。”

    說到這裏,公孫先生再次頓住。

    他提起茶壺,繼續往茶杯裏注滿了水。

    細細的聲音在劉堯的耳裏,響若驚雷。

    當公孫先生放下茶壺時,劉堯看到自己的手,在劇烈顫\/抖。

    緊接著,他又聽到公孫先生平靜的聲音。

    “所以丫頭必須死,隻有丫頭死了,他才算得上真正的解脫,也隻有丫頭死了,白家這顆眼中釘,才能可以徹底拔除。”

    劉堯顫著手默默地聽著,許久過後,他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就因為這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