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俞皎並沒有開口,因為她深知,夫君仍舊活著的她,不該在這個時候說話。

    白明微默默地聽著。

    她知道雖然提起兄長們,嫂嫂第一個反應,還是會心痛,但如今嫂嫂們已經能平靜地講起他們之間的事情,可見大家都走出來了。

    或許至親至愛便是如此。

    失去他們的時候撕心裂肺,但當最初的痛苦漸漸被時間撫平後,每當想起他們時,最先想到的,都是他們的好。

    而這些好,將會被銘記一輩子,伴隨著未亡之人,堅強地度過往後的時光。

    白琇瑩大大咧咧,但她也沒有在此時此刻表現出任何感傷,而是不時揶揄嫂嫂們幾句,氣氛倒是被她營造得相當歡樂。

    高氏較為溫柔,也比較心細。

    她聽二嫂念叨著老師傅做的餅,想著現在時節正好,說不定可以趁這次出遊,尋找到老師傅放入餅中的那種花。

    正好她也吃過,興許她可以試著做,如果做成了,也算慰藉二嫂對二哥的思念。

    是的,二嫂想的哪裏是餅,分明是願意給她排三天三夜的隊,隻為了買一塊餅的二哥。

    於是,這事被高氏默默地記在了心底。

    她不動聲色,又加入了話題之中。

    一行人有說有笑,馬車內充滿歡聲笑語。

    說到後來,眾人的話題自然而然回到白明微身上。

    鄭氏問她:“大姑娘,你好久沒挽發了,該不會準備就這麽一直用一條絛帶綁著吧?”

    白明微笑著應她:“這樣能省卻不少梳洗時間。”

    其實她自小在道觀長大,道姑不可能發釵簪珥、玲瓏金寶那麽花枝招展,把頭發簡單束起,正是她習慣的。

    隻是家裏的人因為她在道觀長大,多少有些心疼她,所以她除了在七哥麵前,不怎麽提及道觀中的事。

    鄭氏眉頭蹙起:“那可不行,女孩兒就該漂漂亮亮的,等回京得把曾經的習慣拾起來,女為悅己者……”

    楊氏捂住鄭氏的嘴巴:“四嫂真是的,大姑娘就算不刻意打扮,也很好看。”

    鄭氏這才恍悟,大姑娘的悅己者看不見。

    驚覺自己說錯話,她連忙耷拉著腦袋,一副愧疚的神情。

    白明微無奈:“四嫂,我不介意。”

    鄭氏這才又喜笑顏開:“就知道大姑娘最明事理。”

    楊氏又揶揄她:“真是越說越亂,這是明事理麽?這叫人美心善。”

    鄭氏連忙打哈哈:“對對對,大姑娘人美心善。”

    眾人都被她促狹的一麵逗樂了。

    白明微輕笑著搖搖頭。

    白琇瑩笑話她:“四嫂你誇人跟說反話一個調調。”

    鄭氏見白明微不惱,也放心開起了玩笑:“六姑娘嘴兒真甜。”

    白琇瑩撇撇嘴:“好吧,這會兒是真的在說反話。”

    馬車裏又是笑聲一片,所有人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輕鬆。

    然而另一輛馬車裏,卻是一片死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