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摒棄感情,一步步登上高處的人,就算他們高高在上,擁有了權與勢,也成不了這天下的救世主。”

    “因為在他們眼裏,永遠隻有利弊得失,所以這片土地上的人才會一直受苦,一直掙紮求生。”

    “愛與恨,是我們堅持到今天,且還會勇往直前的動力,我們白家的一切,都建立在這份深沉的熱愛與情感之上。”

    最後,小傳義捏緊拳頭做了結語:“這是傳義的初心,也是傳義的堅持。”

    公孫先生凝視這孩子許久,本以為他因為年幼,所以才會把人與人之間的羈絆看得無比重要。

    但自己終究是想錯了,這孩子什麽都明白。

    不愧是白惟墉的後人,的的確確是一塊可造的璞玉。

    或許正如這孩子所說,那些拋棄了人的感情,拚命往上爬的人,他們就算站在頂峰,也救不了這亂世。

    在這人不是人命不是命的時年,人性被想要活下去的獸\/性所取代,擁有這份慈憫之心的人,如今已經不多了。

    其實亂世並非不能結束,隻是缺乏一個真正熱愛天下蒼生的人,為著這個目標去奮鬥。

    或許,這孩子身上,有著人們被戰火摧殘後喪失的本心。

    最後,公孫先生露出了笑意:“人有情感,必有弱點,人之所以要拋棄感情,那是因為他們的能力不足,所以隻能把這個弱點拋棄,這樣才能叫他們爬得越來越高。”

    “你既覺得別人不要的這些東西是你的動力,那你必須要讓自己更強大,強大到能在保留它們的同時,而不至於被人抓住它們來對付你。”

    小傳義恭恭敬敬地回應:“是,先生。”

    公孫先生平靜地看向他:“給我老夫磕三個響頭,你我師徒情分算是定下,從今往後,你便是我的唯一弟子。”

    “我會傾盡畢生所學去教你,而我的畢生所得,也將為你所用。但這並不代表我會對你諸多限\/製,日後你我依舊可以像今日這樣。”

    小傳義站直身子,隨即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先生,請受傳義三拜。”

    平平淡淡的一個拜師儀式,沒有熱茶好酒,亦無佳肴相待。

    小小的孩童把頭磕下,便就此結了師徒情誼。

    誰能想到,九州大陸一直停滯不前的運勢,竟在這麽不起眼的時刻悄然轉動。

    一個聰慧過人的孩子。

    一名擁有經天緯地之才的隱士。

    就注定了前路的不平凡。

    公孫先生親自扶起傳義,拍了拍孩童的肩膀:“傳義,是個好名字。”

    東陵丞相白惟墉,原本人丁興旺,每一位公子都被他賜下與“玉”相關的名。

    代表著子孫在他眼裏如玉珍貴,似玉般可堪雕琢。

    唯獨這唯一的重孫,他的名字簡簡單單,卻帶著數代白家人的使命與期許。

    傳義,從來都是個好名字。

    傳義,也是個很好的孩子。

    傳義,卻是條艱難的路。

    畢竟年紀還小,他隻知自己責任重大,卻還未深刻體會到前路的艱辛。

    然而那又如何?

    他擁有絕頂聰慧的腦袋,一顆純真的心靈,以及一位暫時還無法給予評價的師父。

    最後,小傳義再次恭敬行禮:“夫子在上,請再受弟子一拜。”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