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傳義不解:“大姑姑,為什麽要臨時帶上小姑姑?”

    白明微說:“你六姑姑那身戎裝,一看就不是整套的,可見是東拚西湊才買回了這麽一身,足以見她是真的想去。”

    小傳義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大姑姑做得對,既然六姑姑誌在沙場,那就不要把她困在這內宅之中了。隻是,她回去換衣也沒有戎裝可穿啊!”

    白明微耐心道:“這便是她的不足之處,做事衝動毛躁,考慮不周全。但她也有優點,比如說正直、上進,還有永遠不服輸的那股勁兒!”

    小傳義問道:“大姑姑看到小姑姑的優點,所以才會決定讓她隨軍,可小姑姑的缺點在戰場上很致命,那該怎麽辦?”

    白明微道:“那該揚長避短,讓她去做擅長的事,但也要思慮她的短處,以免影響事情的進度。”

    小傳義笑了:“我猜,大姑姑為小姑姑準備了衣裳,此時就放在她房中。”

    白明微點頭:“任何時候,眼睛都要比別人亮堂幾分,看事要廣闊周到,看人要細致入微,隻有了解周圍的一切,你才能運籌帷幄,得心應手。”

    小傳義認真地思索這句話,最後點點頭:“我明白了,大姑姑看起來雖然一聲不響,家裏諸事好像是娘親做得多,但實際上一切都被大姑姑看在眼裏,都在大姑姑的掌握之中。”

    “若把娘親比作棋局中的‘帥’,刀劍不入地鎮住四方,那麽大姑姑就是那下棋的人,‘將’和‘帥’都為大姑姑所用,是大姑姑讓他們各歸其位。”

    白明微默然,再次被小傳義的領悟能力震驚。

    這孩子,學得遠比常人要快。

    隻是從前家裏太過寵著他,反倒讓他這些長處都不太顯眼。

    白府正門口。

    沈氏帶著留守的女眷,為出征的眾人送行。

    見白琇瑩站在隊伍裏,她張了張口,卻是什麽也沒說。

    小傳義帶領眾人在大門處站定,沈氏手裏拿了一把菖蒲和艾葉,沾酒灑在他們身上。

    她說:“這是去穢酒,願你們此行平安順遂。待你們歸來那日,我會與所有的家人一起為你們準備祝捷酒,祝你們凱旋歸來。”

    除了祝福外,她這是在向眾人承諾,待她們凱旋歸來之際,這個家的人,一個都不會少!

    眾人齊聲道:“多謝大嫂!”

    小傳義看著母親,眼底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一往無前的決然。

    沈氏有心想與他再說說話,但又怕忍不住眼淚,隻是凝著他,萬般不舍與疼愛蘊於眼底。

    沈氏將去穢酒又在傳義身上灑了些許。

    小傳義沒有哭,向母親深深地鞠了個躬。

    他取下腰間的短刀,向天一指,擲地有聲地喊了一句:“出發!”

    眾人翻身上馬,白明微則將他抱到馬背上,與他共乘一騎。

    白明微與六位嫂嫂一位妹妹,還有這三歲的孩子,最後看了一眼白府,準備策馬離開,去與早已等候在德勝門的五千將士匯合。

    德勝門外。

    五千將士嚴陣以待。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