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豐業來到禦座前,恭敬地行了個禮,而後立在旁邊。

    白明微目不斜視,向元貞帝叩行大禮:“白惟墉長孫女白明微參見吾皇萬歲。”

    元貞帝居高臨下地望著她,頭上的龍冕垂旒輕輕晃動:“聽說,你找朕有事?”

    白明微恭敬地道:“回稟陛下,臣女來接祖父回家。”

    元貞帝一雙狹長的黑眸緩緩掀起,上下打量著白明微,卻是問了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幾歲了?”

    白明微如實回答:“臣女今年十五歲。”

    元貞帝看向秦豐業,皺著眉頭道:“開春皇後為朕選妃,凡四品以上大臣需將年滿十四歲,且未出閣的女兒畫像呈交,按白大姑娘的條件來說,畫像定然能擺在朕的禦案上,莫非是皇後不盡心?”

    皇後,乃秦豐業的嫡女。

    秦豐業得勢,與皇後密不可分。

    聞言,秦豐業連忙解釋:“唉喲陛下,娘娘心細如發,陛下還時常誇讚娘娘辦事穩妥,想必不會在這種大事上出紕漏。”

    元貞帝若有所思:“這麽說,是有人陽奉陰違,把不實的畫像遞到了皇後那裏。看來,白惟墉早已不將朕放在眼裏,否則今日也不會讓朕這般難堪!”

    秦豐業連聲附和:“陛下所言極是,當初白家人掛帥出征時,陛下就不太讚成,一幫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書生,能打什麽仗?”

    “可白相力排眾議,還是將兒孫送上了戰場,結果呢?白家的男人沒一個中用,八萬大軍交到他們手裏,卻是無一生還,還讓東陵失了五座城池。”

    “好大喜功,用兵不善,失城丟地,哪一條不是死罪?陛下寬宏大量,沒有立即將白家下獄,可白相不但沒有感念陛下的恩德,還在禦前撞柱,引起群臣騷動。”

    “或許是人老了的緣故,白相行事愈發讓人摸不著頭腦,不過他與白家人所犯的每一條罪狀,可都是板上釘釘的,國有國法,白相不是一直主張明正典刑麽?怎麽到了自己身上卻想著要例外呢?”

    元貞帝望著白明微,做了個總結:“白大姑娘,太師的話說得十分淺顯,你可聽明白了?”

    言下之意就是:不會放人。

    元貞帝麵上帶笑,眼裏卻是冷酷與冰涼。

    那屬於皇權的威嚴壓頂而來,整個承明殿忽然變得逼仄,氣氛也凝滯得讓人難以呼吸。

    麵對這一唱一和雙簧戲,白明微的心如同埋\/進雪底。

    那般冰涼,勝過這淒瑟秋風。

    提及選妃一事,不過是沒事找茬,當初選妃講求的是自願,祖父不想讓她入宮,沒有提交畫像何錯之有?

    白家十一人棄筆從戎,遠赴血雨腥風的沙場,究竟是為著什麽?還不是滿朝文武縮足不前,邊境百姓深陷水深火\/熱,白家主動請纓扛下重任,用生命去捍衛東陵的土地與百姓,何錯之有?

    八萬將士血戰而亡,分明是秦豐業這個狗賊在打仗中途提出割地賠款,元貞帝這懦夫馬上送上城池、財寶與公主,邊疆將士糧草中斷,沒有援兵,最終死於北燕大軍的斧鉞之下,用生命去保家衛國何錯之有?

    他們怎麽能這麽不要臉,在這裏顛倒是非黑白,把失城之罪強加在白家人身上?

    一國之君,股肱大臣。

    怎麽是這樣一副醜陋的嘴臉?

    她不明白,她一點也不明白。

    白明微拚命壓下心中的怒火,毫不退讓:“臣女來接祖父回家,請陛下準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