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點10分,距濱江艦進港還有近一個小時,臨時搭建的幾個觀禮涼棚下已坐滿了人。

    軍分區王司令和陳政委天沒亮就來了,秦副市長來的也很早,三人剛檢查完各項準備工作,對講機裏傳來陸書記到了的消息。

    三人連忙迎上去,簡單匯報準備情況,陪同陸書記先去問候出席歡迎濱江艦回濱江儀式的老革命和老同誌。

    老革命主要來自濱江的三個幹休所,但坐在涼棚最中央的卻不是他們,而是民政局專門派車接來的四位老紅軍!

    雖說革命不分先後,但在很多場合以及離退休待遇上,革命是要分先後的,是要講資曆的。

    陸書記挨個兒跟老革命們握手,噓寒問暖,寒暄了好一會兒,又在秦副市長和市委楊秘書長陪同下,去左側第二個涼棚問候濱江的老領導、老同誌。

    濱江現在是地級市,改革開放前叫地區。

    那會兒沒有市委市政府,隻有地委行署。自然不存在市W書記和市長,隻有地W書記和行署專員。

    當時的地區領導不像現在的市領導調動頻繁,也不像現在的主要市領導幹一兩任幾乎都能高升到省裏,就算做不上副S長也能去省人大、省政協擔任副職,而是大多在濱江幹到退休。

    九十多歲高齡,平時難得一見的老行署專員來了!

    人家不隻是老領導,一樣是老革命,隻不過人家當年沒帶兵打仗,主要從事的是地方工作,或者說是地下工作。

    陸書記每年都要去登門慰問的,跟老領導很熟,無需秦副市長和楊秘書長介紹,緊握著老領導的手聊了近十分鍾,又跟出席儀式的其他老領導打了個招呼,這才在軍分區王司令員陪同下去隔壁涼棚看望駐濱江的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

    105軍特戰團不是駐濱江的部隊,但在濱江訓練,也相當於濱江駐軍。

    105軍薑副參謀長和特戰團劉團長、廖政委應邀前來出席歡迎儀式,見陸書記親自過來問候,跟一起觀禮的陸海空三軍代表一樣趕緊站身迎接,敬禮問好。

    “薑副參謀長,部隊訓練的怎麽樣?”

    “謝謝陸書記關心,部隊訓練的很順利也很成功,再有四天就能完成訓練任務。”

    “訓練近一個月了?”

    “是啊,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我們就要回去了。”

    “看這些天把我給忙的,都沒顧上去慰問慰問官兵們。”

    “陸書記,您對我們已經很支持很關心了,再說秦市長和王司令已經受您委托去慰問過。”

    同樣是駐軍代表,薑副參謀長享受的待遇就不一樣,另外幾個部隊的軍政主官很是羨慕,但有些事是羨慕不來的,畢竟105軍是空軍的王牌部隊,並且薑副參謀長是正師職幹部。

    部隊沒人家牛,軍職沒人家高,隻能靠邊站。

    不過陸書記也沒時間再跟薑副參謀長寒暄了,趕緊跟站在第一排的駐軍代表挨個握手問了下,便在人大、政協、僑辦和工商聯的負責人陪同下,去最右側的涼棚看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濱江的愛國華人華僑和企業家代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