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同誌做事不地道。牌

    去北湖抗洪時把公安躉船裝修成了陵海開發區管委會躉船,回來的時候卻不幫著把管委會躉船變回公安躉船。

    陳子坤、張平、小魚、陳有仁、小龔和小陳原本可以休息一天,但考慮到“陣地”不能丟失,他們早早的來到三河,一起動手把原本屬於長航公安的那一半恢複原樣。

    馬金濤生怕陳子坤和小魚“多吃多占”,顧不上再休息了,帶著郭維濤、楊勇、董邦俊和張必功等三大隊的水警聞訊而至,把老王拆下來的“濱江公安”往船頂安裝。

    韓工擔心這幫混小子把安裝在船頂上的氣象雷達搞壞,請氣象局安排車把他送到三河,借這個機會讓陳子坤、馬金濤等人幫著把雷達拆卸下來,運到營區的倉庫裏。

    等陵海預備役營的新樓竣工,再把雷達安裝到樓頂。

    用他老人家的話說預備役部隊一樣是部隊,隻要是部隊就要時刻準備打仗,打仗肯定離不開氣象保障!

    氣象保障分隊不但不能“撤編”,反而要好好建設,說不定能成為全軍第一支專業從事氣象保障的預備役部隊。牌

    軍分區王司令員、陳政委,濱江預備役團夏團長、焦政委和陵海武裝部的楊部長都覺得有道理,決定立足現有條件加強氣象保障隊伍建設,打算明年整組時從濱江氣象局和陵海氣象局“特招”幾名氣象工作人員入伍,加強氣象保障分隊的力量。

    老丈人舍不得他的舊雷達,濱江軍分區、預備役團和陵海武裝部要“特色”,老丈人和領導們一拍即合,韓渝隻能支持。

    中國陵海港工程指揮部躉船已經移泊到了海洛水泥即將破土動工的廠區前麵,船頂上有六七個工人在忙碌。

    從今天開始,大躉船就免費借給海洛水泥陵海有限公司基建工程部,能想象到船頂上很快就會換成海洛水泥的大牌子。

    陵海港工程和陵大汽渡的新渡口工程由於受洪水影響,進展不是很快,看上去跟兩個月前差不多。

    岸上的變化很大,香港東路兩側又有六棟鋼結構廠房拔地而起,在建的新企業都是從事船舶配件製造的。

    韓渝騎著小輕騎、帶著小菡菡在江邊轉了一圈,最終來到闊別兩個多月的開發區管委會。牌

    原來的辦公樓,也就是前三河鄉政府大院,已經作價賣給了張阿生的船務管理公司。

    現在既是張阿生、沈如蘭等老總副總們辦公的地方,也是陵海海員培訓學校的校區兼宿舍,大嫂就在這兒參加內河船員培訓。

    不過大嫂晚上不住這兒,每天早上跟她的弟妹開摩托車來,下午開摩托車回去。

    管委會的新辦公樓很氣派。

    七層高的玻璃幕牆建造,樓前是個大院子,院子中央豎著一根高高的旗杆,五星紅旗在旗杆頂上迎風飄揚,大門口掛了一排大牌子。

    中共陵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委員會。

    陵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牌

    陵海市人D常委會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委員會。

    中共陵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紀律檢查工作委員會。

    陵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武裝部。

    陵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河街道辦事處。

    ……

    作為開發區武裝部長,韓渝對自己的牌子很滿意。

    因為單位名稱的字數比人家少,所以牌子上的字體比人家的字體大,看上去格外顯眼!牌

    “韓書記回來了,恭喜韓書記。”

    “謝謝,沈市長在不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