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級正等著要名單,事跡材料可以稍後上報。暲

    長江委譚主任接到長航局廖局打來的電話,驚問道:“你們推薦的黃遠常,黃遠常發揚風格,又推薦陵海交通局的老局長?”

    “葉主任,葛衛東同誌確實做了大量工作,都快六十的人了一直堅持在抗洪搶險一線,並且地方交通係統一樣屬於交通係統,我剛打電話向部領導請示匯報過,部領導說沒問題,葛衛東同誌可以代表我們交通部。”

    “好吧,我等港監局、航道局和長航公安局把名單都報過來,再統一報上去。”

    席工聽的清清楚楚,默默掏出鋼筆,把名單上自己的名字劃掉,寫上了姚立榮的名字。

    譚主任放下電話,緊盯著他問:“老席,你這是做什麽?”

    “葛工能代表交通係統,小姚一樣能代表我們水利係統。”

    席工收起鋼筆,想想又苦笑道:“主任,剛才我不該跟鹹魚建議推薦小姚的,他剛才在電話裏說得對,他們是預備役部隊,不是現役部隊。作為營長他不能做一錘子買賣,要考慮到方方麵麵,要著眼未來。”暲

    國家防總領導說的很清楚,陵海預備役營接下來將會成為長江流域的國家級應急搶險力量。

    換言之,陵海預備役營要保持戰鬥力,絕不能散夥。

    而這支應急搶險力量是由幾個單位共同組成的,作為營長那條鹹魚首先考慮的必須是團結。

    想到這些,譚主任點點頭。

    隻要是人都會有私心,席工之所以建議韓渝推薦姚立榮,跟前段時間與姚立榮朝夕相處,把姚立榮當學生有一定關係。

    現在把名額讓給姚立榮,並且不會影響陵海預備役營的團結,席工心情格外好,笑問道:“主任,沒別的事我先回去了。”

    “等等。”暲

    “什麽事?”

    “還是那句話,鹹魚必須是模範,這事你不用操心,我回頭跟上級解釋。”

    “我就算想操心也沒這個資格。”

    “再就是副總L回京前交代過,抗洪先進集體要加上一個。”

    席工好奇地問:“加上哪個單位?”

    譚主任拿起筆,在抗洪先進集體的名單下麵飛快地寫下一個單位名稱。席工以為看錯了,楞了好一會兒才笑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啊!”

    “回去之後讓他們請你吃飯。”暲

    “這頓飯他們必須請!如果告訴他們,他們估計會高興的睡不著覺。”

    “現在要保密,暫時不能說。”

    “我知道。”

    ……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想乘坐客輪在一天之內趕到江城是不可能的,但古人的詩意讓人感慨萬千。

    滔滔江水鉤起了韓工漸行漸遠的曆曆過往,那曾經的水運輝煌繁茂都隨著滾滾長江東流匯海,一去不返。暲

    他坐在船舷邊看著南岸的燈火,不由想起年輕的時候,感歎道:“在江城當兵的時候,我從部隊回老家經常乘坐江申、江漢,最早的時候不叫江申、江漢,而是叫東方紅。

    晚上從下關碼頭坐船,天亮到濱江,轉車回思崗。那會兒不太在意長江的偉大,隻看重江輪三個優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