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二十七分,陵海開發區躉船二層小會議室。寰

    沈副市長坐在領導的位置上,主持應急搶險突擊隊臨時黨委的第二次擴大會議。

    有幾個分隊在外麵執行搶險任務,最晚的一支要幹到晚上九點左右才能回來,所以參加會議的主要是在“陵海港”的分隊長以上幹部,其中就包括“以工代幹”並且不是黨員的灌漿分隊長杜源。

    “同誌們,這一周的天氣情況大家都是知道的,荊江水位全線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漢武的水位也回落了,從以往幾十年的氣候資料上看,長江中下遊的梅雨季節已結束,包括荊州地區在內都已‘出汛’。”

    沈副市長從楊政委手中接過香煙,接著道:“也就是說我們已經打贏了這場阻擊戰,上級對我們應急搶險突擊隊在抗洪搶險中表現出來的專業素質和戰鬥精神提出了表揚,接下來還要評功評獎。

    考慮到參戰官兵都很疲憊,上級於今天上午九點半給參加抗洪的各部隊下達了撤兵命令,其中也包括我們應急搶險突擊隊。

    但我們突擊隊與兄弟部隊的情況有所不同,有好幾個分隊正在執行搶護任務,做事要有始有終,不能幹一半就走。並且有大量搶險物資需要移交給地方,所以上級給了我們一天時間做準備。”

    這麽說陵海預備役營也要撤,隻是因為“家大業大”動作快不起來,不可能像132團主力部隊那樣說走就走,而是要等到後天才能打道回府。寰

    “掃尾”工作很多,一天時間不一定夠。

    韓渝正暗暗嘀咕,沈副市長話鋒一轉:“但現在有一個新情況,我們陵海預備役營高級專家組的氣象專家,也就是韓渝同誌的嶽父,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韓樹群同誌,在荊州氣象局經過半個月的觀測、研究、分析,以及與氣象係統的多位專家通過電話進行反複會商,認為荊州乃至漢武等地的防汛形勢可能沒我們以為的那麽樂觀。”

    都已經出汛了!

    太陽那麽毒、天氣這麽熱,再這麽下去不是要抗洪,而是要抗旱!

    眾人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包括韓渝在內的與會人員,紛紛看向老韓同誌。

    “韓工,我不懂氣象,你是專家,請你跟同誌們講講。”

    “好。”寰

    老韓早有準備,打開公文包取出一大疊氣象圖紙。

    韓渝見老丈人的手不夠用,趕緊站起身走過去幫著展示。

    女婿有眼力勁兒,老韓很滿意,用盡可能讓眾人能聽懂的方式說:“隻要上過小學的同誌,對《看雲識天氣》這篇課文應該有印象,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天氣是有規律的。

    從氣象科普的角度看,講的非常好,我們氣象係統有很多年輕的同誌,就是通過這篇課文對氣象感興趣,進而報考氣象專業的院校,從事氣象觀測和預報工作的。”

    在座的都上過小學,對那篇課文是有印象。

    小魚沒上過小學,沒學過《看雲識天氣》,但他對開挖掘機感興趣,連副連長都不願意當,甘願做一連的挖掘機司機,自然沒資格參加分隊長以上幹部的會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