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部隊的人來了!領導,不好意思,我就不陪你們了。”蔣春輝扔掉煙頭,小跑著迎了過去。

    船上的人扔纜繩,蔣春輝幫著把纜繩係好,隨即把船上的戰士拉上岸。

    “蔣營長,那幾輛車怎麽回事?”

    “應該是來檢查的,想從這兒過,我沒讓。”

    “謝謝啊。”

    “應該是我謝謝你們,小杜,你看看,不但車沒從我這兒過去過,連人我都沒讓過,昨天有多少灌漿孔,今天還是多少灌漿孔,少一個我負責!”

    “蔣營長,有你在我放心。”蜶

    “趕緊幹活吧,天太熱。”

    堤上熱,船上更熱,簡直像個鐵燒板,不然杜源也不會打赤膊穿救生衣。

    下午還有三個堤段要補漿,兩個堤段要去檢查,動作要快,不然會錯過晚上的電影。

    杜源顧不上看來檢查的是哪兒的領導,打開“駐港部隊”發的公文包,取出搶險施工圖紙攤開,對照圖紙挨個找灌漿孔。

    這些孔都是他鑽的,一共多少個,大概在什麽位置他都記得。

    但要搶護的開裂險情太多,鑽的孔也多,很容易記岔了,還是對照圖紙確認比較穩妥。

    他一邊詢問開裂位置和前後五百米堤段的檢查情況,一邊跟韓營長和李營長後來配給他的兩個打下手的部下挨個兒拔出孔塞,隨即站起身接過“駐港部隊”老班長遞上的灌漿管,一根接著一根往灌漿孔裏塞。蜶

    灌漿管都是船上用的油管,銅的,比較結實。

    等把罐漿管插好,再用軟管接上“分漿器”,最後用粗管子把“分漿器”與船上的灌漿泵連結上。

    機器的轟鳴聲再次響起,在來這兒的路上攪拌好的泥漿,開始源源不斷往大堤裏灌……

    借灌漿的空檔,杜源取出一疊工程資料,跑到民兵營長的草棚裏抓緊時間填寫。

    首長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搶險施工,趁民兵營長不注意,穿過禁止通行的“搶護區域”,走進草棚裏看小戰士究竟在做什麽。

    不看不知道,一看大吃一驚。

    人家真是在做工程,工程資料很全麵!蜶

    工程概況、水文氣象、工程地質……令人眼花繚亂。

    諸如搶險工程區地下水均為孔隙型潛水,局部微承壓,主要賦存在第四係全新統粉質粘土、粉土和粉砂層中,滲透係數10-4~10-6之間等描述,看得人雲裏霧裏。

    堤防灌漿施工方案,技術交底等資料倒是能大概看懂。

    正在灌的也不是一般的泥漿,從材料上看他們選用的是天然粉質粘土,其塑性指數要在10~25%,粘粒含量要控製在20~45%,粉粒含量要控製在40~70%,沙粒含量小於10%,有機鹽含量要小於2%,可溶鹽含量小於8%……

    隔行如隔山,完全看不懂。

    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很專業。

    好多資料上有來自好幾個單位的工程師簽字,有地方水利部門工程師的簽字。蜶

    甚至有縣長的簽字,加蓋了縣人民政府的公章!

    首長輕輕放下資料,好奇地問:“小同誌,你們是工程兵?”

    杜源剛才填寫的太專注,以為是戰友在看,聽到有人問話才意識到不是,他根本顧不上看,不假思索地說:“我們不是工程兵,我們是空降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