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民共建的簽約儀式之前舉辦過兩次,不過都是集中簽約。

    長江委(長江水利委的簡稱)長江口水文局在這件事上享受到超規格待遇,是單獨與陵海預備役營簽約的!

    濱江的秦副市長、陵海的沈副市長、濱江市水利局廖副局長和濱江預備役團夏團長、焦政委都出席了,鄒局和華站長受到如此高規格的接待很高興,覺得五千元慰問金沒白花。

    在簽約儀式上,鄒局提出一個新觀點。

    陵海預備役營既是依托陵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組建的,也是依托港監局、長航公安分局、濱江港務局等長江執法單位和港航企業組建的。

    東海區漁政局濱江漁政站是預備役營的共建單位,人家一樣是管長江的部門,連農業部長漁辦(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都設在東海區漁政局。

    現在長江委長江口水文局又與預備役營搞軍民共建,可以說預備役營既是陵海的預備役營,也是長江委、長航局和長漁辦的預備役營!

    如果說預備役部隊是軍地共管,那麽陵海預備役營就是“長江係”的幾家垂直管理單位與地方黨委政府共建的。

    人家說有一半“長江係”血統那就有吧,畢竟人家讚助了五千塊錢。

    再說人家的這個觀點有一定道理,兩個營除了負責岸上施工的“郝哥哥”團隊和負責輔助施工的“小工團隊”,其他團隊的人員尤其骨幹幾乎都來自江上和江邊各單位。

    儀式一共舉行了三場。

    長江口水文局與陵海預備役營的軍民共建簽約儀式一結束,就舉行濱江水利局與長江口水政監察執法支隊聯合執法的簽約儀式。

    這個協議一簽,楊遠的水政監察執法大隊就可以打著人家的旗號,查處從江音至熟州水域非法采砂的船隻和人員。

    楊遠隻有一條執法船,手下隻有十幾個執法人員,當然管不了那麽長。但不用擔心那些頂風作案的采砂船,發現他們之後往兄弟地市的轄區跑。

    那些非法采砂的船就算真能跑出濱江水政轄區,楊遠也可以去追,先控製住船,再由加掛長江口水政監察支隊牌子的長江口水文局查處。

    第三場是聘任專家的儀式。

    聘任儀式的規格一樣高,秦副市長以濱江預備役團第一政委的名義,聘請席工和韓工出任濱江預備役團的首席水利專家和首席氣象專家,親自給兩位專家頒發大紅證書,然後一起合影。

    沈副市長則代表陵海預備役營給席工和韓工各頒發了兩套迷彩服、兩件迷彩汗衫和兩雙連韓渝都沒有的軍靴。

    在席工和韓工看來雖然沒軍銜,但至少能穿軍裝。

    並且地位非常之超然,相當於享受副團級幹部的政治待遇。

    更重要的是來了好幾個記者,有濱江電視台的,有濱江日報的,有陵海電視台的,有陵海日報的,晚上就能上電視,明天就能上報紙!

    席工和韓工別提多高興,儀式一結束就去宿舍換上迷彩服、穿上軍靴,他們年紀都比較大,搞不清楚的真以為他們是大首長呢。

    不過他們這兩位專家其實相當於顧問,隨著汛情越來越嚴峻,一個整天忙著在江上勘測水情,一個吃住都在氣象局,根本顧不上濱江預備役團專家組成員這個沒工資的兼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