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通知了又打招呼,打完招呼又通知,但下午的點驗依然出了紕漏。

    環保局和兩個鄉鎮的四個預備役戰士沒來,有一個鄉鎮的預備役戰士遲到,陶副師長對此提出嚴肅批評!

    做了那麽多準備,居然在節骨眼上掉鏈子。

    沉副市長氣得牙癢癢,檢查組一走,就打電話把環保局和三個鄉鎮的一把手怒罵了一通。

    可以肯定環保局和那三個鄉鎮接下來三年別指望能評上雙擁工作先進單位,環保局長和三個鄉鎮的負責人今後想進步估計也很難。

    要知道沉副市長是常委,在科級幹部的提拔任用上雖然沒有書記那樣的話語權,也沒副書記和組織部長那樣的發言權,但在常委會上有舉手表示反對的權利。

    至於那四個沒來的預備役戰士和那個遲到的戰士,直接清理出隊。

    韓渝也有點小鬱悶,但這是沒辦法的事,畢竟預備役部隊又不是現役部隊,人家有人家的事,不可能做到你說集合人家就第一時間趕過來。

    最高興的當屬濱江開發區的幾個“老板軍官”,他們經過十二天的軍事訓練和極具儀式感的宣誓儀式,已經喜歡上了預備役營,對營裏有了歸屬感,不想再當“光杆司令”。

    清理出隊五個戰士,他們竟主動請纓由他們負責征召五個。

    預備役營真有那麽點像清末的湘軍,誰招的兵就歸誰領導,比如一營一連,幹部戰士大多是“郝哥哥”招的,今後全部要接受“郝哥哥”領導。

    考慮到輔助施工連缺小工,韓渝很康慨地給了他們二十個“招兵名額”。

    值得一提的是,濱江開發區的十個預任軍官中,隻有六個“老板軍官”。

    另外四個不是老板,而是來自開發區管委會、開發區公安分局、開發區財政局和開發區地稅分局的軍轉幹部。

    也就是說羅文江的老爸隻賣了六個預任軍官名額就拉了四十萬讚助,可見開發區的老板多有錢……

    讓眾人倍感意外的是,第二天的《江南日報》竟報道了濱江預備役團兩個營預任軍官的授銜、宣誓儀式和兩個營點驗的新聞。

    不但沒提有預備役戰士沒來和遲到的事,反而對濱江預備役團的工作,以及對濱江開發區管委會和陵海市委市政府在預備役工作上的成績表示肯定!

    重點報道劃撥土地、安排資金給兩個預備役營建設營區,讓兩個營的全體預備役軍官和戰士有歸屬感,能大大提升部隊的凝聚力乃至戰鬥力。

    同時重點報道濱江市、陵海市、陵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三河街道各級防汛部門,把防汛搶險物資儲備庫建在根據省委、省政府和省軍區要求下組建的防汛搶險機動突擊營營區裏的舉措。

    更讓所有人意外的是,《解放軍報》和《中國民兵》也進行了相關報道,給預備役營建設營區和把防汛搶險物資儲備建在營區裏的舉措,竟被總結為防汛應急搶險和預備役工作相結合的“濱江經驗”,值得借鑒推廣!

    韓渝拿著楊建波從團裏帶來的報紙和《中國民兵》雜誌,趕到管委會向沉副市長匯報。

    沉副市長看著報紙笑道:“不奇怪,我們本來就值得其他地方學習。”

    “可我們在點驗時出了紕漏。”

    “你以為就我們有幾個兵沒來,其他地方也一樣!昨天中午我打電話問過秦市長,秦市長說檢查組去兄弟地市的幾個預備役營點驗,不隻是有好多兵沒去,還有冒名頂替、拉人充數的。”

    沉副市長笑了笑,又得意地說:“我們隻有四個兵沒來,隻有一個兵遲到,跟人家一比我們的工作已經做的很好了。況且我們有營區,營區裏還有兩個裝滿防汛搶險物資的大倉庫,這就是亮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