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同誌終於成了石局。

    盡管開發區分局的工作一直是他負責的,但走馬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到江邊找韓渝。

    本來挺尷尬的,以為韓渝會不高興,結果韓渝對做不做這個分局長根本不在乎,聊了幾句又去船塢裏忙了。

    石勝勇覺得就這麽回去不合適,隻能在監護區外跟老蔣、馬金濤和郭維濤等人閑聊,聊著聊著竟被維修外輪有多賺錢給震撼到了。

    “把左右兩邊的船錨和錨鏈放出來,用清水衝洗一下,鏟掉鏽刷上漆,再測量下直徑,然後裝上去,就要兩萬五千八?”

    “油漆還是船方提供的。”

    馬金濤看著他驚愕的樣子,笑道:“錨鏈艙也要清洗,清洗一次一萬一千四,這不包括除鏽和其它輔助工作。”

    老蔣之前喜歡看“老板娘”開罰單,幫那些被罰的船主算賬。

    這幾天在船塢工地執勤,又開始幫張阿生、王老板和吳老板算賬,算人家能賺多少錢,他看著剛榮升局領導的石勝勇,眉飛色舞地說:“清理錨鏈艙裏的汙泥、剩水和拆卸安裝格柵都要另外算錢。”

    石勝勇驚問道:“怎麽算的?”

    “清除一噸汙泥六百,清除一噸剩水三百,反正不管做什麽都要算錢!”

    “那這條船修好要花多少錢?”

    “開始估算的是四百萬,現在看來肯定要超,估計沒四百五十萬下不來。”

    “新加坡老板有錢,前天安排兩個人坐飛機過來看維修進度和維修質量的,人家很滿意,聽說今天又給張總匯了十萬美元!”

    難怪市領導對大修外輪這麽重視呢,原來賺錢這麽快,並且賺的是美元!

    石勝勇正暗暗感慨,突然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

    馬金濤順著他的目光看去,不禁笑道:“力氣活好幹,想找多少人就能找到多少人,但會修機器的技術人員不怎麽好找。吳老板想到了張經理,請張經理帶幾個徒弟來幫忙。”

    “剛才過去的那位真是韓書記的姐夫?”

    “哪個韓書記?”

    “鹹魚啊,他現在是開發區政法W書記,我們分局都要在他領導下工作。”

    看著石勝勇煞有介事的樣子,馬金濤猛然反應過來,哈哈笑道:“我以為哪個韓書記呢,就算改口也應該叫魚書記。叫魚書記好,魚書記聽著比魚局霸氣。”

    老蔣笑道:“也可以叫魚部長。”

    ……

    正如他們所說,張江昆確實帶著三個徒弟和港務局的十幾個老同事在船塢幹私活,並且他們這個“私活團隊”負責的是最關鍵的機械工程。

    要維修保養貨輪的增壓器、熱交換器、鍋爐附件、管係工程、閥門工程、泵浦、空壓機、起貨機、臥式絞纜機和起錨機。

    至於更關鍵的主機、輔機,他們一樣修不了,隻能靠從東海大型船舶修造企業請來的幾位老工程師和老師傅。

    修船跟搞建築一樣都是分包的,張江昆是“總承包”,隻包工不包料。

    由於上午有客輪靠港,他隻能下午和夜裏來船塢幹活。

    有機會承包工程賺大錢,累點困點算什麽,他們已經連續加班好幾天了。

    韓渝很想幫姐姐姐夫減輕經濟壓力,隻要有時間就上船幫忙打下手,所以剛才身上髒兮兮的,連臉上都是油汙。

    幹到天黑,上岸吃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