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塢裏在修船,岸上在修路修江堤。

    今年八月份的11號台風災害給沿海省份造成了巨大損失。

    據不完全統計,在11號台風期間,浙海省淹死169人,損壞堤防776公裏,堤防決口13894處,海水倒灌受淹農田83萬畝,受災人口114l萬,227萬群眾被洪水和海水圍困,直接經濟損失約193億元!

    建福省位於11號台風登陸點的南側,大部分沿海地區處於台風半徑之內,沿海潮位普遍超過當地警戒水位。迅猛的潮水和狂風巨浪造成29條海堤受損,決口25處,海水倒灌受淹農田35萬畝,直接經濟損失約2億元!

    江南省在大風、暴雨和海潮的共同襲擊下,經濟損失也十分嚴重。

    沿海觀測站和內陸江河觀測站幾乎全部超過警戒水位,江海堤防嚴重受損。全省倒塌房屋2.8萬間,淹死10人,失蹤10人,有20多萬人一度被水圍困,緊急轉移12萬多人,直接經濟損失約30億元!

    11號台風是從東海西麵經過的,雖沒造成大的險情,但8月18日晚,黃浦江潮位突破曆史記錄的5.22米,達到了5.72米,吳淞站達5.99米,為300年一遇的高潮位。

    東海市外圍一線海堤損毀十幾公裏,10多公裏江堤堤防漫溢,造成7人死亡,經濟損失約6億元左右。

    東山、北河等沿海省份一樣遭受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陵海今年損失慘重,今後可不能再遭這麽大的災,又有省市兩級政府支持,所以這段時間各鄉鎮的勞力都要來整修江海堤,離江邊最遠的群眾要騎一個多小時自行車過來“挑方”(挖土挑土)。

    很多群眾離家太遠,上下工不方便,帶隊的鄉村兩級幹部跟江邊各鄉鎮負責人溝通協調,要麽在距江堤不遠的學校打地鋪,要麽住在江邊各村的村辦公室,有些出河工的群眾甚至住在江堤下的百姓家裏。

    他們不但要自帶鐵鍬、扁擔、釘耙、籮筐等修路修堤工具,也要自帶大米、鹹菜和油,完全是“義務工”,幹半個月回去,沒有工錢。

    對於那些在外地經商或打工的青壯勞力,可以不回來整修江堤海堤但要出錢,一個工多少錢,讓別人給你幹。

    江堤上和取土的田地裏,隨處可見“興修水利保衛家園”之類的宣傳標語,整修江海堤防也確實是為了大家夥不再受災,但陵海近百萬人中不全是農民。

    城鎮戶口的人不用出河工,他們家難道不怕被淹?

    盡管幹部們反複強調機關幹部和企事業單位職工都捐了款,並且大多是直接從工資裏扣的,依然有不少群眾有怨言,抱怨不管哪朝哪代最苦的都是他們這些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總之,人多了事情就多。

    石勝勇按照上級部署,組織分局民警和聯防隊員上江堤維持秩序。

    船塢的治安一樣重要,考慮到附近“挑方”的群眾太多,王老板和吳老板在管委會要求下找改造“老古董”的鋼結構企業,在船塢周圍緊急搭建了一圈彩鋼瓦圍牆。

    畢竟船塢裏正在維修的是外輪,未經邊檢允許任何人都不得進入。

    並且船塢工地有很多鋼材、電線,如果有貪小便宜的人溜進來偷東西,被外國海員知道了影響不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