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采砂管理局我知道,就是專門管河道采砂的。政策法規局應該相當於我們公安的法製,他們來做什麽?”

    “人家不隻是法製,人家有執法權。”

    “政策法規局有執法權?”

    “王政委說人家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既是政策法規局,也是長江水利委的水政監察總隊。”

    馬金濤看著韓渝恍然大悟的樣子,眉飛色舞地說:“水利委兩個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來了,東海區漁政局領導來了。再加上港監,這就是地方政府聯合水利部長江水利委、交通部港監、農業部漁政搞的專項整治行動!”

    韓渝笑問道:“規格很高?”

    “王政委說他也沒想到會越搞這麽大。”

    “隻是跟人家借了幾條船,領導們真會做文章。”

    “領導重視是好事,王政委說震江那邊急了,估計今天就會有行動。”

    正邊幹邊聊,中國漁政23船已經動了,正緩緩往碼頭移泊。瀏河水文站的水文船緊隨其後,然後是韓向檸指揮的監督39。

    包括港監、海關在內,他們都是“客軍”。

    濱江水警001要發揮風格,等人家全部係泊好才靠了過去。

    與此同時,昨天參加行動的公安民警、協警,水利部門的工作人員和港監工作人員相繼乘坐大車小車趕到了。

    彭局、水利局的廖局和港監局年輕的許副局長都是後勤組副組長,忙著組織各自的部下列隊。

    王政委則叫上韓渝,抓緊時間跟前來幫忙的各船船長溝通,帶著人家彩排,請人家記住等會兒在哪兒列隊。

    媒體記者也到了,電視台的人忙著架設機器,一個個忙得不亦樂乎。

    韓渝無意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麵孔,一向不喜歡湊這種熱鬧,而是專注於搞輿論監督的王記者居然來了。

    他正準備迎上去問好,見王記者搖搖頭,隻能作罷。

    王政委沒注意到王記者,安排好一切心裏終於踏實了,把韓渝拉到一邊說:“鹹魚,水利局接下來要加強水政執法力量,還打算上一條水政監察船。”

    “這是好事啊。”

    “是好事,但他們沒這方麵的人才。”

    “人才可以培養。”

    “震江那邊很快會有大動作,湯局估計他們接下來要搞出的動靜,隻可能比我們濱江大,不可能比我們濱江小!他們一動,他們那邊的采砂船就可能會往我們這邊跑,讓水利局現在培養水上執法人員哪來得及。”

    韓渝下意識問:“那怎麽辦?”

    王政委回頭看看001,不動聲色說:“廖局想把你調過去。”

    “我怎麽可能去他們那兒,別說我沒想過脫警服,就算真不想穿警服了,我也隻會去港監或者漁政。”

    “我知道,所以我和彭局建議他想別的辦法。”

    “想到了嗎?”

    “想到了一個,他們出於迫在眉睫的工作需要,也考慮到更好的跟我們公安配合,打算從我們這邊調一個經驗豐富的民警過去擔任水政監察執法大隊副大隊長。”

    “他們想調誰?”

    “他們哪知道誰合適,請我們推薦。並且這件事,他們跟陳局溝通過,陳局同意了,讓我們趕緊辦。”

    韓渝沉吟道:“調個人過去也行,他們不是要上執法船麽,等裝備了執法船,我們遇到事也能跟他們借船。”

    王政委笑道:“我和彭局就是這麽考慮到,關鍵是調誰過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