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向檸是在江城出生、江城長大的,來江城跟回家一樣。

    韓渝在魚總家吃完飯,就跟魚總兩口子道別,陪韓向檸去部隊探望老丈人、丈母娘的老戰友。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老丈人的戰友大多轉業了。

    醫院跟別的單位不一樣,需要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丈母娘的好多戰友沒轉業。

    中校、上校甚至大校軍官看到七八個,搞不清楚的真以為他們是首長,事實上他們隻是醫生,職務最高的也隻是正連級的防疫所長。

    在部隊玩了一下午,吃完晚飯去下關碼頭坐客輪把家還。

    在船上睡了一覺,天亮時正好到了濱江。

    韓向檸今天要值班,韓渝要回中隊,二人連家都沒回,就騎上小摩托直接回營船港。

    賈永強和馬海濤沒想到中隊長回來的這麽快,一看見他就說道:“魚隊,陳子坤辭職下海了!”

    機關幹部辭職下海不是什麽新鮮事,據說九二年全國就有十二萬幹部辭職下海經商,調到企業或兼職做生意的更多。

    比如陵海公安局以前分管後勤的沈副局長,就辭職下海和幾個朋友開駕駛員培訓的學校去了。

    又比如曾經暗戀過學姐的刑偵四中隊內勤牛濱,因為有個表哥在深正開公司,他去年也辭職去深正賺大錢。

    以至於現在的大報小報上全是關於下海的新聞。

    《九三機關大下海!》、《人人都去發財,誰來坐機關》、《我想下海,我會淹死》、《假如你是局長,還要錢做什麽》,諸如此類的標題一個比一個驚悚。

    畢竟政府部門的工資太低了,有些地方甚至都不能按時發放,想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日子隻有下海賺錢,並且下海也確實能賺到錢。

    梁小餘家以前窮得叮當響,因為在水上做小生意,現在一年少說也能賺十幾萬。

    自己的大哥和嫂子在三興繡品批發市場租了個小門麵,跟皮包公司似的店裏隻有一堆樣品,客戶有需要就去大舅二舅那兒拿貨。

    這幾年做得也不錯,不但在嫂子的老家陵北鄉蓋了一棟二層小洋房,考慮到潯潯馬上要上學,又在三興買了一套三興鄉建築站蓋的商品房。

    甚至打算把三年前買的幸福250賣掉,換一輛既能載人也能拉貨的昌河麵包車。

    老爸老媽這幾年的運輸生意更好,貸款去年就還完了,要不是姐姐和大哥堅決反對,他倆又要換更大的船!

    總之,現在下海幾乎成了一股潮流。

    搞得在人家看來有本事的都下海了,隻有沒本事的才做幹部。

    別人下海,韓渝不覺得奇怪。

    陳子坤辭職下海,韓渝很意外。

    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並且他二十八歲就做上了大隊教導員,不但分局對他委以重任,連市局都把他作為重點培養對象。

    韓渝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驚詫地問:“真的假的?”

    “騙你做什麽。”

    馬金濤一樣覺得突然,眉飛色舞地說:“昨天我去分局跑審批,一大隊的錢大告訴我的。我不太相信,就去問王政委,王政委說是真的。”

    賈永強掏出香煙,苦笑道:“王政委說他早打了辭職報告,隻是考慮到影響,一直對我們保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