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幹事好。”韓渝急忙起身敬禮。

    肖幹事一頭霧水,不知道刑偵科找個半大點的孩子來做什麽。

    蔣科長微笑著介紹道:“小肖,這是鹹魚,既是我們港務局的親屬,也是陵海公安局的民警。”

    張所憋著笑補充道:“應該是陵海公安局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民警!”

    “你好你好,歡迎歡迎。”

    “都是自己人,用不著這麽客氣。張所,人都齊了,你通報情況、布置任務吧。”

    “蔣科,你來吧。”

    “你最熟悉情況,再說這個案子本來就以你們為主,我們刑偵科這邊也好,鹹魚那邊也罷,都是配合你們。”

    “行,我先說。”

    張所簡明扼要的介紹了下案情,喝了一小口茶,總結道:“各位,想把這個案子辦成鐵案必須掌握確鑿證據,也就是要搞清楚嫌疑人是怎麽換取外匯券的,又是怎麽倒賣外匯券的。

    換句話說,就是發現他們找外籍海員兌換外匯券,我們也不能動手抓。要放長線釣大魚,看看他們兌換到外匯券之後去哪兒,把外匯券都高價倒賣給了誰。”

    蔣科沉吟道:“這麽說可能要去東海。”

    張所微微點點頭:“到時候可能要分成兩組,一組在家調查取證,一組跟著嫌疑人去東海。但調查取證涉及到外國海員,去東海也離不開東海同行協助,所以我四天前就向陳局匯報了。”

    外國海員也是外賓,找外賓調查取證不是一件小事。

    蔣科低聲問:“陳局怎麽說。”

    “陳局讓我們放開手腳查,調查取證這一塊,他會幫我們跟邊檢溝通協調。至於請求東海同行協助,局裏一樣會幫我們協調,必要時他會親自過去。”

    “太好了,那我們先分組。”

    “還有件事。”

    “什麽事?”

    “如果嫌疑人今天過來,那就意味著他們知道外輪靠港的時間。大家說說,他們是怎麽知道的。”

    蔣科砰一聲拍了下桌子:“有內鬼,他們在濱江有同夥!”

    老劉托著下巴,沉吟道:“知道船期的不隻是我們港務局,航政(港監)、邊檢(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海關、檢疫和船代都知道。”

    幾個月前的濱江航政處、現在的濱江市港航監督局人員不多,並且主要是在江上執法,泄密的可能性不大。

    邊檢屬於公安現役,管理那麽嚴,同樣不太可能泄密。

    海關對普通老百姓而言太遙遠,消息一樣不太可能是從海關那邊走露的。

    相比人員很少的兩家船代公司,消息從港務局走漏的可能性更大。

    因為隻要有外輪靠港,港口都要做引航、係泊、回收垃圾、裝卸貨物、加油、加水等各種準備,不誇張地說連碼頭的清潔工都知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