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8年(公元1641年),三月三十日。

    皇帝蘇河在乾清宮召開禦前會議,討論新占領土的治理。

    大都督李鳳鳴帶著軍方人員,最先趕到乾清宮。

    他臉上洋溢著笑容,這次軍方表現的很好。

    他們進攻這些小國,每一支軍隊都表現的勢如破竹,領兵的統帥作戰方式也很穩,沒有出現太大傷亡。

    皇帝蘇河滿意李鳳鳴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

    他負責居中調度各軍和及時為大軍供應軍用物資。

    李鳳鳴為了這場戰爭,他做了許多安排。

    看似沒有領兵作戰華麗,但它們決定著戰爭的勝負。

    皇帝蘇河已經透露口風,他在這一批封王名單之內。

    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有人前往海外開國,李鳳鳴也沒有落後太多。

    他之前心中非常焦慮,現在可以把這件事放下。

    皇帝蘇河看到李鳳鳴走進乾清宮。

    他示意李鳳鳴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吩咐道:“各軍的詳細軍報已經匯總好。

    大都督府要仔細梳理立下軍功的人,每一份軍功都要找到對應的人。

    這件事兒要慎之又慎,寧可慢一些,朕絕不允許出錯。”

    皇帝蘇河最關心軍功的評定。

    將士們在前線賣命,就是為了這一份軍功。

    軍中有人搶奪軍功,或是軍功評定出現錯誤。

    這對於整個軍隊而言,比出現一場大敗,還要動搖軍心。

    軍隊開始腐化的節點,就是軍功不按照規定分配。

    皇帝蘇河絕不允許他在位期間,出現這種情況。

    李鳳鳴立刻站起身,先是敬了一個軍禮,隨後斬釘截鐵的說道:

    “啟稟陛下,對於軍功的評定,大都督府管控的極為嚴格。

    我們除了參考將領的匯報,通過數場相關聯的戰役,核實所立軍功的真實情況。

    還要聽祝師和軍法部,這兩個部門的左證。

    這兩個職位,都是大都督府垂直管理,將領對他們的影響很小。

    缺少這兩個職位左證的軍功,我們都會很謹慎,力求要調查清楚。”

    李鳳鳴也一直在關注這場戰爭軍功的評定,這是他站的最後一班崗,絕不允許這件事出現差錯。

    皇帝蘇河很滿意李鳳鳴的態度,他微笑著點點頭,再次吩咐道:“前線的大規模戰事基本結束。

    大都督府調派新的軍隊,接替出戰的軍隊。

    用新領土上的匪患,鍛煉新軍隊的新兵。

    這些出戰軍隊也有些傷亡,讓他們回到國內修養。

    主將和有功之臣,安排他們來到京城,接受朕的賞賜。”

    “陛下放心,這件事臣回到大都督府,立刻去辦。”

    李鳳鳴態度恭敬,立刻接下皇帝蘇河交代的事情。

    他猶豫片刻,提問道:“啟稟陛下,襄侯蘇鯉想要把倭國偽天皇和被俘虜的大名,帶到京城遊街。

    這件事情,臣請陛下做決定。”

    皇帝蘇河思考片刻,他吩咐道:“我們攻滅國家的王公貴族,全部帶到京城。

    不能把他們留在當地,這些人隻有一個名頭,那也有著很大的號召力。

    不隻是王公貴族,隻要沒有投靠我們的當地豪強,全部把他們帶到國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