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5年(公元1638年),七月八日。

    李沅岐指揮光武帝號戰列艦,來到巴達維亞外海。

    他作為大華皇家海軍最強軍艦的艦長,卻錯失了大華海軍與荷蘭海軍的決戰。

    李沅岐心中非常鬱悶,他本以為自己能力下不朽功勳,誰知道一場戰爭結束,他卻寸功未立。

    誰能想到荷蘭艦隊,這麽不堪一擊,都沒有堅持三天時間,就全軍覆沒。

    李沅岐率領光武帝號戰列艦一直跟在主力艦隊的後方,偽裝成後勤部隊。

    他得到命令之後,急匆匆趕到戰場。

    他卻看到荷蘭艦隊全軍覆滅,大華皇家海軍第一艦隊,很多軍艦傷痕累累。

    鄭和號戰列艦和部分巡洋艦,還被荷蘭人摧毀。

    李沅岐看著傷痕累累的軍艦,他卻十分羨慕,這些都是軍功章。

    海軍其他軍艦,要在無名小島那裏,讓隨軍工匠進行一些簡單的維修。

    光武帝號戰列艦所屬的分艦隊,軍艦完好,不必在無名小島等待。

    他們接到陸遠山總督的命令,負責封鎖巴達維亞城。

    摧毀巴達維亞城的岸防炮,為陸軍登陸作戰做好準備。

    李沅岐接到這個命令,他卻有不同的想法。

    隻是封鎖巴達維亞城,摧毀岸防炮,那能獲得的軍功太少。

    這麽一點點軍功,根本無法彌補他缺席決戰的損失。

    他要不依靠陸軍,隻憑借他們這隻分艦隊的實力,攻占巴達維亞城。

    隻有立下這種功勳,他才不算白走這一趟。

    李沅岐有這種想法,那是他判斷現在的局勢,覺得憑借分艦隊的力量,能拿下巴達維亞城。

    他不是那種想要盲目立功的人,不顧敵我實力,一味的莽。

    最終損兵折將,受到軍法部的處罰。

    李沅岐看著手中的資料,荷蘭艦隊全軍出動,現在巴達維亞城隻剩下大貓小貓三兩隻。

    他憑借光武帝號戰列艦的強大實力,消滅荷蘭人留守的軍艦不難。

    巴達維亞城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裏麵隻有三千多人的陸軍。

    這些是雇傭兵,不是正規軍隊,使用的武器也是前膛槍。

    大華皇家海軍第一艦隊和第三艦隊,都有海軍陸戰隊。

    海軍陸戰隊一直都沒有機會上戰場。

    第三艦隊海軍陸戰隊,留在澹馬錫城,第一艦隊海軍陸戰隊卻跟隨光武帝號戰列艦行動。

    海軍陸戰隊有一個團的兵力,一千二百人。

    李沅岐認為裝備後膛槍和速射炮的一千正規軍,能打敗裝備前膛槍的三千雇傭軍。

    他想到這裏,立刻先和參謀長還有祝師溝通好。

    沒有這兩位同僚的支持,李沅岐根本沒有能力,調動軍艦作戰。

    這件事情,涉及到違抗軍令。

    最開始,兩位同僚都不同意,覺得這麽做風險太大。

    李沅岐分析利弊,用了很多口舌,這才說服他們。

    他統一了分艦隊軍官的意見。

    李沅岐立刻把海軍陸戰隊的顧涵團長叫過來。

    “顧團長,隻靠你們海軍陸戰隊,有沒有信心占領巴達維亞城。”

    顧涵對於巴達維亞城的情況,他十分了解。

    他也不想海軍陸戰隊,在這場規模宏大的戰爭之中,寸功未立,他們攻占城池,隻能依靠陸軍。

    顧涵拍著胸脯說道:“李提督,我們海軍陸戰隊有信心拿下巴達維亞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