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河在乾清宮,翻看東北都督府發過來的戰報。

    他喝了一杯茶,欣喜的說道:“蘇虎打的不錯,打得很不錯。”

    遼東這一戰,基本把建奴的根基打掉了。

    多爾袞和嶽托帶著數萬八旗子弟跑掉。

    但他們沒有穩定的地盤,也沒有大量的包衣奴才。

    失去了穩固的根據地,東北都督府也會持續派兵進攻他們。

    多爾袞和嶽托,已經是喪家之犬,早晚有一天會被大華軍隊消滅。

    收複沈陽城,這也解決了大華北部的心腹之患。

    蘇虎也按照他的吩咐,對建奴做出相應處置。

    建奴現在做下的事情,就已經罄竹難書。

    這些人口較少的異族,為了維持統治的穩固,恐嚇人數較多的漢人。

    他們所采用的手段都非常酷烈,動不動就會屠城。

    建奴占領遼東之後,漢人人口隻剩下不到鼎盛時期的五成。

    這還是建奴在其他地方,擄掠了大量的包衣奴才。

    蘇河不止要讓建奴這個勢力消亡。

    他還要讓建州女真這個部落的文化和人種徹底消亡。

    內閣和大都督府的官員,相繼到達乾清宮,參加禦前會議。

    他們先討論之前定下來的事情。

    吏部尚書杜源,最先說道:“陛下,除了漢中、四川、廣東等地。

    這些地方,我們打下來的時間早,吏治體係比較完善。

    這些地方的官員,到任之後,有老人帶領新人工作,可以快速投入到工作之中。

    其他地方就沒有這麽好的條件。

    現在很多官職都是新設,官員們又是第一次接觸這些職務。

    都察院對官員的考核又極為嚴厲。

    他們都不太明白,自己需要做什麽工作?

    我認為國子監不教之乎者也。

    教導官員們做實事,這個製度應該推廣到各省各府。

    讓秀才和舉人,參加工作之前,也能有地方培訓。

    還有一點,官員沒辦法自己雇用師爺。

    政府分配的秘書與這些人格格不入。

    他們之間的配合不太好,耽誤工作。

    甚至有的秘書,仗著自己資曆足,故意不配合上官工作。

    我建議恢複官員,選取自己師爺的權力。”

    蘇河聽著吏部尚書杜源的話,這個從基層提拔上來的吏部尚書。

    他對官場的一些事情,有著很清晰的認知。

    蘇河思考一會說道:“國子監下放這個事情,是很好的建議。

    正好國子監現在的體製,也有一些僵化。

    國子監祭酒蔣方鼎又準備外放為官。

    這個時期,正好適合國子監改製。

    國子監按照大學進行改製,國子監改為大華皇家行政學院。

    由各省組成屬於自己的行政學院。

    在職官員或是預備官員,在職務晉升之前,必須去行政學院進修。

    行政就是為官之道,我們科舉考試考察為官之道那一科,改名為行政科。

    讓讀書人加強對於行政的理解。

    去年的恩科士子,到現在還有人,沒從國子監畢業。

    他們這些人就會死讀書,今年的科舉,行政科題目要更加貼合實踐。

    把一些書呆子刷下來,他們完全浪費進士的名額。”

    蘇河講話的同時,禮部尚書宋康年拿出一個小本本仔細記載。

    他沒想到陛下講著講著,竟然講到科舉上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