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4年(公元1637年),四月十二日。

    大華皇家陸軍第七軍第三師抵達沈陽城外。

    崔秀珠看到沈陽城外,還有一支騎兵部隊正在繞著沈陽城奔跑。

    他聽到騎兵,不斷衝著沈陽城城頭喊話。

    “我們都是漢人,不要給建奴做包衣奴才。

    你們之前隻是協助建奴做下惡事,隻要割下建奴的頭顱就能活命。”

    “兄弟們,別忘了我們都是漢人。

    你們要警覺起來,大華的軍隊很快圍城。

    建奴根本不信任你們,他們一定會向你們動手。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你們一定要盡力反抗。

    我們很快就能攻進城內,拯救你們於火海。”

    崔秀珠聽著這句話,騎兵師正在用語言,瓦解漢軍旗的抵抗,同時離間八旗兵與漢軍旗。

    騎兵第一師師長章萬思,看到主力的先鋒部隊已經到達。

    他這才徹底放心,不用擔心沈陽城中僅剩的八旗兵跑掉。

    他們在八天之前,攻破八旗兵的防線。

    他們遇到的八旗兵,都是年齡比較大的騎兵,作戰意誌非常堅定。

    這些八旗騎兵哪怕是年齡比較大,但對騎兵師造成的傷害,也比一些健壯的八旗騎兵多一些。

    這些八旗騎兵不惜一切代價,頂著槍林彈雨,想要衝進去騎兵師的隊伍中。

    騎兵師剛開始被打了一個突然襲擊,產生一定的傷亡。

    章萬思、洪瀚和韓明通三人商量之後,決定用遊騎兵戰術,拖垮這種戰鬥意誌堅定的八旗騎兵。

    他們剛開始都沒有發現,這些八旗騎兵,主要目的就是拖延他們行動。

    他們消滅這一支八旗騎兵,抵達沈陽城下,解救被奴役的漢人。

    從這些漢人口中,了解到數天之前,有大股馬隊向著北方和東北方向前進。

    他們立刻就意識到,建奴知道無法抵擋大華軍隊的進攻,他們已經提前撤出沈陽城。

    章萬思經過簡單的試探,沈陽城確實比較空虛,他們在城外行動,都沒有見識到多少精銳的弓箭手。

    發現大量漢軍旗和老弱的八旗兵守城。

    甚至在城牆上,還能看到女人的身影。

    他們立刻就意識到,沈陽城已經被建奴放棄。

    他們商量之後,絕不能讓建奴主力輕鬆逃跑。

    洪瀚追擊逃向北方的建奴,韓明通追擊逃向東北方向的建奴。

    章萬思留下來與蘇虎他們會師,負責協調遼東都督府和騎兵師。

    他在洪韓兩人離開後,一直統領第一騎兵師,試探沈陽城的城防。

    同時派遣嗓門高的士兵,向城頭上喊話,讓漢軍旗迷途知返。

    這些投靠異族的叛逃,在麵臨生死危機的情況下,他們也絕不會與主子一同陪葬。

    通過這種喊話,也能離間建奴對漢軍旗的信任。

    章萬思從城牆上越來越多的建奴女性,他就能看出來,建奴對漢八旗起了提防的心理。

    一些城防的重要節點,建奴已經不使用漢八旗。

    崔秀珠與章萬思經過簡單的交流。

    他了解到沈陽城現在的情況。

    崔秀珠長歎一口氣,對於沈陽城的情況有些失望。

    建奴的主力根本不敢與他們硬碰硬,已經逃走。

    沈陽城裏麵隻有些老弱病殘,它就變成了一個雞肋。

    崔秀珠立刻派兵,配合騎兵師在沈陽城外建立防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