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禦前會議。

    每一名官員桌前都擺放著一幅資源地圖。

    蘇河指著這份資源地圖道:“內閣的任期是五年,今天我們就議一議,五年工業計劃。

    這個計劃,是針對內閣和少府的考驗。

    完成五年工業計劃的目標,相關官員全體晉升。

    完不成五年工業計劃的目標,都察院將會詳細調查,官員是否有瀆職的行為。

    五年工業計劃,作為國家發展的總體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前進的方向。

    工業發展,離不開工人和原材料。

    你們麵前這份地圖,就是國家資源地圖。

    工人可以逐漸培養,但原材料的分布,就決定了全國工業的布局。”

    首相王仲策和少府令林文靜,聽到蘇河的要求,他們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在資源地圖上。

    陛下說的很清楚,確立五年工業發展計劃。

    這就是對內閣執政的考核。

    內閣完成這個目標,內閣官員就能留任再幹一屆,或是調到其他部門。

    內閣完不成目標,所有官員都會受到影響,就沒了晉升的希望。

    王仲策對於工業的理解很淺顯,但他從麵前的地圖上,也能看出來全國整體的工業布局。

    對於工業最主要的鐵礦和煤礦,大部分都分布在北方地區。

    其中河套省的包頭有大鐵礦,鄂爾多斯有大煤礦,陝西省的神木縣有大煤礦。

    山西省大部都探測出煤礦。

    河套巡撫魏時鳴作為煉鋼的專業人才,他去河套的主要任務,就是發展包頭的煤鐵工業。

    少府在包頭設立包鋼,這個煤鋼複合體公司。

    順天郡唐山府,也探測出大型的煤鐵礦。

    南方隻有西南地區,探測出幾個大型礦產。

    東南地區,隻有瓊州府的石碌地區探測出大鐵礦,缺少大型的煤礦。

    王仲策看完資源地圖,他建議道:“陛下,我們的探礦隊伍,都是根據大明士紳開礦的情況,去各地探測礦產。

    中原和東南地區剛剛收複,很多地方還沒有探明。

    現在就討論五年工業計劃,對這些地區是否不公平。”

    蘇河聽著王仲策的建議,他回答道:“現在探測出來的礦產已經足夠。

    我們的工人和資金有限,最多隻能設立五個大型的重工業中心,十幾個大型的輕工業中心。

    重工業就是以鋼鐵和機械為主,關乎著國家的安全,主要是少府投入。

    輕工業就是紡織業等行業,主要是引導民間投入。”

    蘇河看著這張資源地圖,除了包頭和瓊州,是他讓探礦隊專門探測。

    大部分地方的礦產,都是根據大明工部的資料,進行的初步總結。

    這張資源地圖,已經能反映出,全國的礦產分布。

    在他的記憶中,東南地區除了馬鞍山,也沒有大型易開采的鐵礦。

    東南地區的商人頭腦更靈活,那裏也更適合發展輕工業。

    少府令林文靜說道:“陛下,根據我們少府現在的能力。

    我建議在包頭、唐山、佛山三地建設重工業中心。

    圍繞這三地,建設一係列的配套工業。

    包頭的重工業中心,可以輻射西北。

    唐山的重工業中心,可以輻射北方地區。

    佛山的重工業中心,可以輻射南方地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