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3年(崇禎九年),四月二十三日。

    北直隸,保定府與順天府交界地。

    這裏已經變成秦軍屯兵的大營。

    秦軍大營往北不遠,就是明軍重兵駐守的逐州城。

    蘇河站在大營不遠處的麥田邊上,指著田裏的麥子。

    “看到這些糧食,你們還著急嗎?”

    蘇虎憋的臉色通紅,隻能違心的說道:“不著急。”

    他看著近在咫尺的京城,隻需要再向前一步占領逐州,京城的南大門就被打開。

    他們能直接打到永定門外。

    作為帶兵的將領,蘇虎希望越早出兵越好。

    早一天滅亡大明,那就能早一天結束戰爭。

    蘇河看蘇虎說違心的話,他也能理解。

    他也想盡早攻下京城,徹底滅亡大明朝。

    錢明義一紙奏書,直接讓蘇河改變了主意。

    河南農民分地之後,爆發了極大的熱情,再加上今年風調雨順。

    預計今年將會有一個非常好的收成。

    河南作為人口大省和產糧大省,河南的糧食能自給自足。

    蘇河就能把多餘的糧食,調往更加缺糧的地區。

    現在的農業,是最繁重的體力勞動。

    正常的年景,投入多少勞動力,就能收獲多少糧食。

    春耕的時節,秦軍抽掉大量的百姓運輸後勤物資。

    就會導致有田地拋荒,糧食大幅減產,秋後會有很多百姓餓死。

    這麽做,隻是能提前一兩個月攻陷京城。

    收益和付出不相等,這麽做完全不值得。

    最理想化的條件,那就是調查需要種植糧食的青壯數量。

    官府把剩餘的青壯,派到後勤部隊,協助秦軍運輸物資。

    但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基層的官府,根本無法做到這麽複雜的調查。

    蘇河這個勢力,正處在上升期,貪官汙吏比大明少很多。

    但這些當官的人,都是官僚。

    官僚有著官僚的通病,他們大部分人,隻想著討好蘇河,不關心治下百姓的死活。

    這些人表現出關心百姓的姿態,大部分也是做給蘇河看。

    蘇河真的下令,兩手都要抓。

    既要保證春耕正常進行,又要維持大軍的後勤補給。

    這些官僚們,肯定會把正在春耕的青壯,變著法送往後勤運輸隊。

    河南地區的春耕,蘇河看不到,到時候糧食減產,直接往天災上一推。

    青壯們運輸大量的糧草,蘇河能看到糧草物資已經到達軍營。

    這些官僚們怎麽選,蘇河稍微一想就知道。

    這麽做很容易激起民變,已經平穩的河南和北直隸南部,會再次鬧出民亂。

    蘇河一刀切,直接讓所有青壯回去種地。

    這不是最有效率的辦法,卻是最不壞的辦法。

    蘇河寧肯犧牲時間,讓百姓們完成春耕之後,再向前線運輸物資。

    秦軍打到保定府,一路都很順暢。

    這讓秦軍很多軍官和士兵,產生了輕敵冒進的思想。

    秦軍在保定府沉澱一個月,秦軍的風氣,有了很好的變化。

    蘇河看著蘇虎說道:“你們第三軍,可以動員軍隊,準備向北攻打逐州。”

    蘇虎聽到這句話,他簡直不敢相信。

    “王上,後勤物資還沒有送到,我們可以繼續向前進攻了嗎?”

    蘇虎已經被壓製了一個月,他都快憋瘋了,現在就想打一場暢快淋漓的大戰。

    蘇河點頭說道:“這一個月薑之魚也沒有閑著,用後勤部的人員,向我們運輸大量的物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