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軍第三師師長崔秀珠,帶兵衝進天津城。

    他所遇到的明軍,除了少部分在頑強抵抗。

    他調來重武器,派兵很快消滅這些抵抗的明軍。

    崔秀珠遇到的大部分明軍,都向他投降。

    第三師已經控製天津城城北地區。

    崔秀珠想道:“進攻天津城,首功是莊仁義,第二師攻破西城。

    一麵城牆被迫,才導致連鎖反應,其他地方的明軍毫無戰心。

    他們這才能輕鬆突破,讓第七軍能輕易攻進天津城。

    我現在隻能和第一師譚方圓比較功績。

    我這次攻城表現的很不錯,沒有扣分項。

    第一師熱氣球部隊,被天津城明軍擊落好多。

    這種錯誤不應該犯,譚方圓卻犯了,這是個非常大的扣分項。

    綜合看來,譚方圓有很大概率去守薊州。”

    大部分明軍選擇投降,天津戰事很快平息。

    崔秀珠接到李大壯警衛傳來的消息。

    第七軍軍部在天津城中心,召開軍事會議。

    ………………………………

    李大壯已經接到各師的匯報,走訪各個部隊,了解到各師攻打天津的情況。

    他把三個師,所有軍官叫過來開會。

    李大壯直接把地圖,鋪在前方的桌麵上。

    “我們已經攻破天津城,反抗的大股明軍,全部被我軍消滅,天津城這裏交給警備軍負責。

    我們已經在天津這裏休整了半個月,這次進攻天津,戰事也不算激烈。

    各軍士氣非常足,不需要再繼續修整。

    我們直接出兵,拿下薊州和通州。

    薊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他扼守著山海關和遵化方向的敵軍。

    遼東的明軍,已經被大明朝廷基本抽空。

    大明朝廷也已經和建奴議和,很可能八旗騎兵就會從山海關衝出來。

    薊州必須留有重兵防守,為主力部隊軍事調整,爭取足夠的時間。”

    李大壯說完占據薊州的重要性,他目光看向譚方圓、莊仁義,最後停留在崔秀珠身上。

    “攻占薊州的任務,交給第三師負責。

    我在開戰前已經明說,這次攻打天津城,第三師表現的中規中矩,沒有立下大功。

    第二師立下的功勳最大,直接攻破天津城。

    第一師派出精銳部隊,在天津城內應的配合下,控製了朱大典,讓城內的明軍向我們投降。”

    崔秀珠聽到軍長的介紹,他了解到第一師和第二師的功績。

    在這兩個功績麵前,第三師的表現,確實不算出彩。

    第二師直接攻破天津城,這肯定是首功,誰都沒辦法質疑。

    第一師派出精銳部隊,控製了朱大典,讓城內明軍投降,這減少了秦軍的傷亡。

    崔秀珠心服口服他站出來,敬軍禮的同時,提出了他的要求。

    “軍長,營中大部分彈藥和糧食,要給我們第三師。

    薊州那裏的明軍,大部分都被通州抽掉。

    攻下薊州一點都不困難,但薊州很可能被敵人重兵圍困。

    守住薊州需要大量的糧食和武器彈藥。”

    李大壯聽到這個要求,他笑著說道:“你這個要求不算苛刻,我就答應下來。

    海軍那裏的物資很多,過段時間就能運到,營中的物資你們盡量多帶一些。

    天津城接下來會成為物資中轉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