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八年十二月三日。

    楊嗣昌在怡紅樓,接受朋友陳新甲的宴請。

    “楊尚書,聖上欽點你為兵部尚書。33小說網

    溫體仁眼看著要倒台,內閣肯定會大換血,到時候楊尚書聖眷正隆,肯定能入閣。”

    楊嗣昌聽著陳新甲的誇獎,他想著現在朝廷的局勢。

    朝廷暗中與建奴議和,寧錦防線不用投入太大的銀兩維持。

    但山西河南等地,防範黃衣賊和闖賊,還需要大筆銀兩維持軍隊。

    南方士紳集體抗稅,北方又多天災,朝廷對地方掌控力減弱,收不到多少錢。

    朝廷國庫空虛,崇禎皇帝開始逼迫大臣和勳貴捐錢,還停了大明宗室的俸祿。

    皇五子朱慈【火真】突然暴死,坊間傳聞崇禎皇帝無道,災害應在他兒子身上。

    楊嗣昌看得清楚,這就是哪個利益受損的勢力恐嚇崇禎皇帝。

    紫禁城就是一座大篩子,裏麵的勢力錯綜複雜。

    崇禎皇帝根本沒辦法掌控紫禁城。

    天啟皇帝死的不明不白,大明好很多皇帝和皇子,死的不明不白。

    崇禎皇帝隻能停止勸捐,朝廷又收不上來稅,每天打仗還花費頗多,大明朝廷直接破產。

    這就是崇禎皇帝,派遣他去與後金議和的原因。

    遊牧民族,隻是要一些財產珠寶、奴隸女人,很容易就能滿足他們。

    黃衣賊那可是要老朱家的大明江山,要士紳的命根子。

    大明朝廷對待黃衣賊的主和派,隻想拖延決戰的時間,也沒有人敢提出與黃衣賊議和。

    崇禎皇帝對國庫空虛無能為力,隻能把壓力轉給首輔溫體仁。

    溫體仁沒有辦法,現在能收到大量銀兩的事情,隻能是清理積欠。

    正常情況下,士紳隻免除基本的田稅,朝廷的加派比如遼餉,士紳也是要交。

    但士紳有太多的方法避稅。

    朝廷的加派,士紳都是轉移到佃戶和自耕農身上,沒辦法轉移的稅,全部欠著。

    士紳的勢力極大,朝中有人。他們不交稅,當地的縣令也不敢催繳。

    很多地方為了征稅,還依靠士紳協助征稅。

    隻要讓士紳交稅,就會鬧出民變,我收稅的官員立刻會被革職下獄,誰都不敢催繳。

    有些地方的稅款,被當地官員貪汙,窟窿一直沒有補上。

    士紳的欠稅和官員貪汙的稅款,就形成了地方龐大的積欠。

    這就是一個馬蜂窩,誰都不敢動。

    溫體仁沒有辦法,隻能動這個馬蜂窩。

    他隻在北直隸和山東,這兩個北方沒遭受兵災又富裕的地區,推行這個政策。

    收上來一大筆稅款,處理一大批官員,保證了朝廷運轉。

    但溫體仁這個做法,得罪整個官場,形成了倒閣浪潮。

    反對聲浪太大,楊嗣昌發現崇禎皇帝要扛不住,溫體仁馬上就會被崇禎皇帝罷免。

    溫黨離開內閣,空出來好多內閣位置。

    楊嗣昌沒有資曆擔當內閣首輔,但進入內閣完全沒有問題。

    陳新甲看到楊嗣昌很高興,他拍了拍手。

    兩名穿著薄紗的青樓女子,端著兩杯酒,走進了房間。

    “楊尚書,前幾天河南那裏傳來消息,關寧軍已經到達孟津縣。

    反賊李自成,已經被天雄軍圍困許久,關寧軍協助,不久就能被剿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