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河返回秦王府,他叫來王仲策,商議降低糧價的政策。

    現在糧食儲量豐富,又有冬小麥,可以確定下一年糧食儲量更豐富。

    蘇河,想要降低糧價,他與王仲策商量怎麽辦, 影響才最低。

    各地秋收基本完成,又是一年農民交稅交款的時候,儲糧局公布統一收購糧食價格的日期。

    想要降糧價,必須降低糧食收購價格,要不然秦王府承受不住。

    王仲策看著各地匯報上來的糧食儲量數據。

    漢中郡和寶雞府,匯報秋收的實際數據。

    這都是由鄉公所官吏進行統計。

    沒有深入到鄉村一線的官員係統, 根本沒有辦法拿到這麽深入的數據。

    四川的數據, 隻是預估的數據。

    現在漢中到四川的水泥路還沒有修通。

    常規的山路,馬匹奔跑的速度也很慢。

    郵局采用換馬換人的加急運輸方式。

    四川蓉城傳遞公文到漢中這裏,需要經過近二十天的時間。

    王仲策看完糧食儲量數據,這些都是真實的儲量數據。

    各地新建立的都察院,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調查各地糧倉。

    嚴厲處罰一百多名碩鼠,能保證糧食儲量數據,準確度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五。

    王仲策看完數據,斟酌著說道:“秦王殿下,四川真是天府之國。

    隻憑四川一個省的產糧,就能養活四川和陝西的人口,糧食還有富餘。

    再加上冬小麥和四川持續不斷的水渠修建計劃,明年糧食產量還會更高。

    我們是不是要開放糧食釀酒。

    現在每個月進口湖廣的酒類,就消耗大量銀幣。

    酒類的稅很高, 價格非常昂貴,依然擋不住百姓喝酒的熱情。”

    蘇河看著現在的糧食儲備數據,略微放開釀酒,不會對糧食儲備造成太大影響。

    糧食不是耐儲存的貨物,基本三到五年時間,糧食就會發黴變質。

    “仲策,內閣出台政策,準許糧食釀酒。

    但要限製穀類釀酒,每家酒廠都有配額,禁止私人釀酒。

    他們技術不足,耗費更多的穀物,還容易釀出毒酒。

    完全開放紅薯酒等酒類的釀造。”

    蘇河看到秦王府治下這麽多糧食儲備。

    大明再次封鎖他們,隻要不打敗秦軍,進入到四川毀壞稻田。

    秦王府治下今後,不會再為糧食發愁。

    王仲策看著豐收的數據,他計算著收糧的銀幣。

    他眉頭緊促,思考怎麽解決銀幣短缺的問題。

    “秦王殿下,我覺得我們應該降低糧食的收購價。

    除了農民交稅和交款,這四成的糧食交給官。

    他們剩下的六成糧食,一般留一二成,用於自用和養殖。

    其他糧食,隻能賣給儲糧局。

    我們付出真金白銀,收購農民手中的糧食。

    開始我們計算,農民手中的銀幣能流通出來,促進工商業的發展。

    但現實情況卻是,我們被狠狠打臉了。

    農民這些年過得太苦了, 手中有一些錢,他們也不存銀行,選擇自己挖坑埋起來。

    這些銀幣他們都放在手中,準備應對今後未知的風險。

    導致銀行鑄造的銀幣,有很大一部分,都沉澱在農民手中,沒有有效的流通。”

    蘇河也了解這個事情,銀行行長馮春曉多次向他反映這個問題。

    要不是紡織品大量貿易,從湖廣等地區賺來大量的銀子。

    又發現了幾座銀礦,大量開采銀礦煉成銀幣。

    銀行對社會的銀幣供應,才勉強能跟得上商品的增值速度。

    蘇河聽到王仲策又提起這件事,必須要想辦法解決。

    要不然大明的銀子被士紳埋在地下,他們的銀子被農民埋在地下。

    錢無法流通,就起不到它的意義,那就變成一個收藏品。

    想要改變這種現狀,第一個是調低糧食的收購價。

    第二個是動員農民,讓他們手中的錢財,積極的花費出去。

    他們獲得利益的同時,讓錢流動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