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河帶著統領府文官,來到一間河邊的大工廠。

    外麵水車轉動,帶動工廠內的傳動軸,快速旋轉。

    旋轉的傳動軸,發出巨大的轟鳴聲。

    這個工廠,隻有六台剛剛建好的機器,它們沒有轉動。

    旁邊放著皮帶,  皮帶的一頭連在織布機上,另一頭沒有套在傳動軸上。

    一共有三台規格相同的織布機,每台織布機,上麵都織著不同的布匹。

    每台織布機麵前,站著一名女織工。

    蘇河指著這些機器,高興地說道:“這些是工匠們新研製的紡織機器。

    我們財政危機,靠著這四種機器,就能完美解決。”

    李誌升瞪大眼睛,  不可置信的問道:“蘇統領,  隻靠這些簡陋的木製機器。

    它們的產值,能在三個月達到二十萬兩銀幣,這太不可思議了。”

    “介紹一下你們的機器,。”蘇河吩咐道。

    工匠們鞠躬行禮後,織布機的研製者吳勝強,走到蘇河他們麵前。

    吳勝強一頭白發,滿臉皺紋,臉上還有老人斑。

    左手早年出過事故,隻剩下大拇指和食指。

    他看上去,身體依然很硬朗。

    “給吳老先生賜座。”

    蘇河看到吳勝強,準備站著給眾人介紹飛梭織布機。

    他立刻讓秘書給吳勝強賜座。

    吳勝強坐在椅子上,給眾人介紹飛梭織布機的情況。

    他沒有仔細說明,自己是怎麽製造出這台飛梭織布機。

    這種技術細節問題,官員們不懂,他們也不想了解。

    吳勝強直接介紹,  飛梭織布機強大的效率。

    隻需要一名織工,就能獨立操作這台機器。

    紡織出的布匹,質量更高,  一台水力飛梭織布機,比十台傳統織布機織布速度都快。

    飛梭織布機還能紡織出,更寬的布匹。

    王仲策聽完。飛梭織布機的介紹,他還有些迷糊。

    “蘇統領,讓他們直接操作機器,我們看看實物。”

    蘇河也發現,大部分都是文官,以前一直看不上工匠,他們也聽不懂工匠的說法。

    他立刻讓工匠,把飛梭織布機的皮帶,套在傳動軸上麵。

    飛梭織布機,開始高速運轉。

    女織工站在飛梭織布機前。

    她雙手快速操作織布機,棉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織出來。

    文官們瞪大眼睛,他們第一次看到工業機器的強大生產能力,都被震撼到。

    蘇河給工匠授予爵位時,他發現有一個剿絲機器,可以用水力驅動。

    蘇河直接讓工匠們合作,  把所有紡織機器,都改造成可以水力驅動。

    水力驅動的機器,  才能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布匹。

    王仲策看著飛梭織布機生產布匹的速度,  他驚訝地說道:“這種飛梭織布機,生產布匹的速度太快了。

    它還隻需要一個人就能操作。

    我們一匹棉布的價格,現在是二百枚銅幣。

    用飛梭織布機生產,一匹棉布的價格,應該能降低到一百枚銅幣。”

    蘇河笑著回答道:“你們太小看工業化的能力。

    哪怕原料成本相同,一天生產一匹布和一千匹布,生產成本都相差巨大。

    我們的一匹棉布,我還準備賣二百枚銅幣。

    但它不是小匹,而是大匹。

    一匹布寬1.5米,長30米。

    它的大小,幾乎等於之前四匹布的大小。

    我們直接把布匹的價格,降成原來的四分之一。

    最關鍵的一點,飛梭織布機織出來的布,它的質量要比其他布好。

    價格還比其他布匹便宜,我們又能大量生產。

    現在鄉村中很多農民,連一件得體的衣服都沒有。

    對於布匹需求量很大,我們生產出的布匹,不用外銷。

    隻靠本地的需求,就能回籠大量資金。

    我們布匹定價低。

    這樣很多百姓,就能買幾尺布,做一件新衣服。”

    蘇河前世記憶,在清末時期,遠洋運輸過來的洋布,又交了關稅。

    它的價格都低於土布的一半。

    工業化大生產,生產效率遠超於小農時期。

    成立紡織廠,大量的布匹生產出來,必然會打擊小農經濟。

    但漢中這裏的織工太少,影響不大。

    大量女織工,都會被吸納進紡織廠。

    統領府官方建立的紡織廠,三班倒製度,需要大量的女織工。

    紡織工廠屬於官方辦的公司,不是血汗工廠。

    維持社會的穩定,讓工人更加富足,這比掙錢更加重要。

    不可能像西方工業革命初期那樣,把人當成消耗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