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這地方,背山靠水。

    山在西北,水在東南。

    五座山坡從四周往中間匯聚,像是五根手指一樣從四周朝中間做環繞狀,乍一看,有如五個山坡一起朝向前方的坡地!

    “五鬼捧塹!”

    王六兒越看,越覺得背脊發涼。

    這前麵的山勢,乃是《青羊經》中,陰爻風水三十三篇中,特意提過的“五鬼捧塹”!

    這風水一道,有很多講究,陰宅風水,陽宅風水,大有不同,又以規模形勢劃分,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級,的,也就是一屋一室一穴一木的差別,大的,講究的卻是山川形勢,龍脈氣運!

    想當年,朱明王朝,劉伯溫受朱元璋的囑托,為保大明朝江山永固,斬盡下龍脈,唯見長白山時,嚇得落荒而逃,這便是地間少有的氣運風水。

    又比如尋龍點穴,蜻蜓點水,的是陰宅風水。

    而麵前這個五鬼捧塹的格局,卻與之前的都不一樣。

    這,是一處暗藏凶險的風水局。

    按照《青羊經》中的記載,大凡是風水要衝之地,必有寶物出沒,因格局不同,能找到的東西,也完全不同,而這五鬼捧塹的格局之中,通常會出現一些怪異的寶物,這些東西,對於一般人來,或許沒啥用處,但是對於那些修行之人來,卻是極好的材料,隻是,五鬼捧塹的格局,不是人力所能形成,可一旦形成,隻要以秘術找到指定方位,必有收獲!

    王六兒喉嚨裏咕嚕一聲,猛然間想起,當年始皇帝一生癡迷丹藥,先後派遣六位使者尋找長生不老藥。

    這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一個叫徐福的術士。

    據,術士徐福,是鬼穀傳人,他受命出海,尋找傳中的海外仙山。

    這仙山,原本在傳中有三座,分別名為蓬萊,瀛洲,方丈。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傳中,仙山原本有五座,除了蓬萊三島之外,還有兩座山,一個叫岱輿,一個叫員嶠。

    這五座仙山,分別被幾隻巨龜托起,漂浮在海上,一直存在了不知道多少年,直到後來,《山海經》中記載的“龍伯巨人”因為嘴饞,偷走了幾隻巨龜帶走吃了,這才導致兩座仙山沉入海底。

    自此,底下,就隻剩下仙山三座。

    徐福受命出海,一去就是好幾年,在海上折騰了一圈兒,回來了,啥也沒帶回來。

    始皇帝看到以後,就很生氣,要處死他,結果,徐福就哭訴,自己原本已經在海上找到了仙山,但是仙山附近,有“大蛟龍”守護,我們的人,根本就靠近不了,就求始皇帝增派人手。

    始皇帝聽了這件事以後,將信將疑,就派士兵跟著徐福再次出海,結果,真如徐福所,沒過多久,士兵們就帶回來一條巨大的“蛟龍”,靠岸時,圍觀者無數,打眼一瞅,好家夥,物巨大無比,從此以後,始皇帝對徐福出海的事情深信不疑。

    可一直到最後,徐福都沒有回來,有傳,此人死在海上了,也有人,他在海外自立為王,是東瀛某國的祖先。

    不過,不管徐福去了哪裏,有一點基本可以確定,那就是,徐福絕對是始皇帝求仙路上最著名的人物,但,很少有人知道,秦始皇當年去求仙的路上,先後派出過幾批人馬,這些人裏,除去徐福的船隊以外,還有一批人馬,從陸路,往西走,去昆侖尋找傳中“西王母”,最後,也是這批人,幾經輾轉,求得仙藥回來了,可惜,他回來的時候,秦始皇已經奄奄一息,馬上就死了,他想上前參見,卻被宦官所阻,最後,含恨而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