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到上個月底,洲河大壩修好了。已經開始蓄水了。明年汛期,就能完成蓄水。十萬民工已經放假回家了。

    領地的莊稼已經收獲完畢。冬小麥已經種下。現在農民都沒事了。已經做了一個月的軍事訓練了。民兵的武器和鎧甲已經發了下去。

    每個民兵都有板甲一套,長矛一支,腰刀一口,燧發槍一支。手榴彈會在開戰前發下去。這些都是楊凡走前安排好的。

    楊凡和小娘皮、林月如在電訊室裏,給新城發電報。

    “即日起,城裏領地戰時臨時指揮小組,由宋應升任組長,張疙瘩任副組長。磨桌任民兵總指揮。其他各個部門負責人任組員。立即動員全部民兵,堅壁清野,填埋水井。野外不得有糧食、馬料、水源。所有工業設備就近送入各個土樓和城堡保存。農田水利設備也同樣辦理。”

    “各個城堡和土樓組成指揮小組。堅守城堡,沒有命令不得出戰。打開火器倉庫,分發火器,在城堡上架設火槍火炮。建奴如果通過,可以不理會,如果攻城,則堅決反擊。”

    楊凡的騎兵軍和步兵軍,為了保證九原之戰的勝利,一直潛伏在陰山。後來突然前出,占領了科莫多地區。威脅漠西蒙古的後路,這才迫使他們崩潰逃回天山北麓。

    同時,這也使得,這支十萬人的隊伍被牽製在了科莫多地區,不得動彈。隻要他們在科莫多地區。向西威脅漠西蒙古,向西南威脅唐努烏梁海,向北則威脅劄薩克圖汗的大湖盆地。

    就像一個刺蝟,在他們之間。搞得他們誰也不敢輕動。

    所以,現在楊凡的領地上,隻有張疙瘩率領的家丁團3600騎兵。磨桌帶著的騎兵教導團3600騎兵。兩支正規軍。不過,現在領地上有二十多個城鎮棱堡群,人口將近二百萬。民兵就有二十萬。

    修水壩的十萬人也完事了,這些工人組織性和紀律性非常好。因為工地上也是軍事化管理。畢竟這麽大規模的工程,管理不嚴格是會出現大問題的。這些人發下武器,也可以作戰。

    所以,楊凡其實不擔心自己的老家會出問題。就算建奴大軍進入長城後,必然會通過自己的領地去薊州。楊凡也不擔心。自己領地上的棱堡就像是刺蝟和豪豬一樣。

    不管是誰想來打主意,都得碰掉他一口牙齒。

    楊凡這裏有糧食,有財富,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建奴不可能不動心。畢竟現在大明的建奴奸細遍地都是。根本沒有秘密可言。楊凡的情況,皇太極一清二楚。

    隻要打下了楊凡的領地,就能一次性吃個飽,幾年都夠了。

    可是,那也得看他們有沒有這麽好的牙口。

    小娘皮問道:“老爺,領地的問題不大。建奴打不下來的。就是遵化怎麽辦,那裏還有老鋼廠,又搬不走那套平爐。而且還有鋼鐵學堂的學生在哪裏。城東北角都是我們的社區。有七八萬人在哪裏呢。”

    .\/75359479\/770502517.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