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象征性的交點皮子就行。大明會在我們這裏建烏蘭烏德城和赤塔城,派官員來管理,同時開設市場。還要修什麽海參崴,經滿洲裏到烏蘭烏德的中東鐵路,也不知道什麽是鐵路,難道用鐵鋪路嗎。大明可真有錢。”哈桑皺著眉頭說道。

    其實,隻要不動各個部落的利益,他們也不在乎大明在他們的土地上修一兩座城池。而且還有貿易的好處。這樣他們除了商隊外,還多了一個交易的對象,畢竟他們這裏也是物資匱乏的地區。

    “聽說,大明的人是坐船來的,從黑龍江上來的。這幾天臨時開了個市場和大家交易,然後就要走了。這事就是先放出消息,讓頭人們考慮考慮。他們這幾天就得回去,江水要封凍了。冊封的事兒,怎麽也得明年開春了。”哈桑說道。

    胡栗芥眼珠轉了轉,說道:“這麽說的話,對我們隻有好處沒有壞處。我打算去他們的集市看看,探探虛實再做打算。”

    這兩天,楊凡在河邊開設的地攤市場,來了很多的布裏亞特人。他們帶來了奶製品,皮張、鹿茸、天麻、自己釀的果酒和馬奶酒。還有沙金。

    外東北和大興安嶺地區有很多地方的河流都可以淘金。

    黑龍江沿岸素以“三千裏江山,金子鑲邊”著稱,是我國著名的砂金礦區之一。金礦儲量之豐富全國首屈一指。

    黑龍江的金礦開發的比較晚。1877年,一位鄂倫春老人在黑龍江邊,挖坑埋葬自己的牧馬,發現許多金色的石頭,並在附近的河底撈起一把河沙,河沙中金沫幾乎占了一半。

    這種爆炸性的消息傳播速度可想而知,很快一個名叫謝列特金的俄國人,親自帶著鑒定師到老溝河穀考察,經過他們的一再鑒定,河中的金沙其中含純金87.5%、白銀7.9%,其他雜質4.6%。

    其實,早在古代,這裏的少數民族就在各種方式收集沙金。大興安嶺有一條山穀,長度百餘華裏。裏邊金礦密布。八十年代的時候,裏邊的金子才八塊錢一克。但是,很難帶出來。因為山穀的兩頭出口有武警把守,搜查私帶黃金。

    外東北和貝加爾湖這裏也有大量的河流有沙金。沙金開采容易,隻要用簸箕加水,一點點的震動淘洗,就能利用金粒子比重比石子沙子大的原理,就像我們淘米一樣把重的石頭留下。

    沙金的純度很高,閃閃發光。遠高於金礦石。直接用乙炔噴槍,放在坩堝裏燒就能融化。雜質會浮在上麵,因為黃金比重大。這樣刮下去雜質,就能得到金條。

    對楊凡來說,有多少金子都不嫌多。他在現代,在瑞士銀行的保鮮箱裏存了上百噸黃金。在非洲之角他的城堡地下,請世界上最頂尖的安保設備公司,修建了巨大的金屬鑄造牆壁的地下倉庫。

    他從明末弄來的古董和金子,傳送到現代的部分,都放在這裏。這裏是大軍閥阿裏的地盤,這裏十分安全。除非有別國的軍隊來攻打,否則,誰也動不了這裏。

    .\/75359479\/770970133.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