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年冬至,皇太極發布詔書,正式改國號“金”為“清”

    同時,改八旗族名為“滿洲”。之前的女真、建州、諸申全部廢棄不用。

    確定有圈點的新滿文為民族文字,作為官方語言。同時,改沈陽為奉天,在南城外堆土為壇,焚表祭天。

    當日祭天完畢,皇太極在崇政殿宣布,效仿明朝,設立六部,設立監察院。設立翰林院和內務府、十三衙門。滿漢官員服飾區分。各自自成體係,分開管理,各自對大汗負責。今後各部官員同一職務,分設滿漢各一員。滿漢百姓城市裏的,分街道居住。農村的分莊田居住。

    一道道政令,如同一道道驚雷一般,從崇政殿傳出。震驚了遼東和大明。

    崇禎在乾清宮裏掀了桌子,徹底暴怒。從今以後,建奴這是要和他平起平坐了。

    尤其是皇太極定文字,意義非同小可。這意味著遼東的亂局,從一夥強盜集團,正式轉變為兩國之爭。就像條頓騎士團的大團長,把騎士團改組,建立了普魯士王國一樣。霍亨索倫家族正式華麗轉身成為歐陸王族。

    明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努爾哈赤命大臣額爾德尼和噶蓋二人在回鶻式蒙古文的基礎上創製滿文,即“老滿文”或“無圈點滿文”。

    在本來的曆史上,老滿文在使用中就出現了很多問題。於是在後金天聰元年(公元1632年),清太宗皇太極命大臣達海改進滿文,這就是“新滿文”。

    新滿文的特點,是在字母的旁邊加上圈點。用來區別相同字形的不同讀音。所以改進後的滿文又被稱為“有圈點的滿文”。滿文是參照蒙古文而創製的,屬於拚音文字。也許,這也從一個角度揭示了他們家族和蒙古人的親密關係。

    滿文的字母40個,其中有6個元音,24個輔音,另外還有10個專門拚寫借詞的字母。根據在詞首、詞中、詞末的不同位置,滿文字母相應地也有3種不同的書寫形式。

    而現在,這個時間提前了。

    第二天,應皇太極的征召。早已到來的東蒙古諸部大軍,雲集奉天城外。

    皇太極正式宣布南下。計劃走漠南蒙古的哈拉沁故地,從大明薊鎮的長城外各個關隘,進入大明順天府轄區。

    此時,內喀爾喀五部,已經在去年林丹汗和皇太極的拉鋸戰中,徹底被肢解,風流雲散。一部分被林丹汗兼並,一部分被皇太極接收。

    阿魯科爾沁部長達賚楚琥爾、四子部落台吉伊爾紮布墨爾根台吉、阿魯伊蘇特部台吉齊桑達爾漢、噶爾瑪伊勒登等各率所部先後歸順了後金。皇太極有意以他們四人為旗主,改編為蒙古八旗的正色四旗。

    嫩科爾沁和阿魯科爾沁大軍是建奴的鐵杆支持者。雙方聯姻頻繁。這一次傾巢出動,響應皇太極的南侵計劃。他們是蒙古人裏最積極的。

    哈拉沁和朵顏的殘餘,在蘇不地的率領下逃到了遼東。被安置在遼澤地區。也就遼河兩岸的濕地。敖漢部和奈曼部(乃蠻人)、劄魯特和巴林、翁牛特和阿蘇特等中等部落也投奔了建奴。皇太極有意把他們改編為蒙古八旗中的鑲色四旗。

    本次,蒙古人湊齊了十萬大軍。東海女真靠近南邊的十幾個部落和索倫十幾個部落也湊了一萬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