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形勢的變化,皇太極開始考慮加強建州的凝聚力。他打算把八旗從一個軍事和生產組織,轉化為一個民族。以此加強凝聚力。他們走到今天不容易,因為他們麵對大明這樣一個兩萬萬人口的大國,一次也輸不起。

    尤其是現在這個困難的時候,更是,氣可鼓不可泄。

    他正在思索一個族名,來改變目前的一盤散沙的局麵,改變因為搶劫帶來的利益,而聚合在一起的實質。

    在皇太極糾結的時候,楊凡的大隊終於進入了雙城子城。這座城池也不大,長寬都是一公裏。正好一個平方公裏,和紫禁城大小差不多。隻有一層城牆,還是用直徑一米的巨木搭建的。

    木材都塗滿了瀝青,主要是防腐。畢竟這座城市趕工出來的,木材是在烤房裏烤幹的,然後燒黑防止腐爛。塗上瀝青是為了防止生蟲,同時也阻斷了地下水浸泡。

    東北這個地方,森林覆蓋率高,地下水也非常豐富,往下挖兩三米肯定出水了。楊凡一行人從南門入城。小娘皮她們都好奇的看著這座像是用大號的枕木搭建起來的木城。

    城裏的地麵隻是用石灰和沙子、黏土做的三合土地麵,用巨大的石滾子碾平而已。還算結實耐用。城裏的下水道係統使用磚石砌築的,排水是很好的。

    “老爺,你看,這裏的房子全是組裝木屋。”小娘皮看著窗外說道。

    畢竟這種木屋組裝的木構件,實現了標準化和流水線生產。一個是價格打下來了。另一個就是產量越來越龐大。尤其是海參崴城建立了木業集團後,這種構件的生產一下子就起來了。

    畢竟,隻要用水泥硬化了一塊地皮,鋪設好下水管後。三四天,一座兩三層的小樓就組裝出來了。能用個三四十年沒有問題。這些木材都是烤幹後做過防火處理的。

    一個是木材在生石灰溶液裏浸泡過,一個是用防阻燃劑溶液浸泡過。防火性能也還不錯。現在,這種木屋的需求極大。楊凡的勢力占領一個地方,隻要打算居住一段時間,就會在當地組裝這種木屋。

    如果要離開,還可以拆除,把木構件運到別處複建就好。特別的方便。而且費用也低。因為這個時代木材不值錢。南方的紅木、黃花梨木、紫檀也許值錢。但是東北的鬆木、、櫸木、楸木、甚至水曲柳等硬木真心不值錢。隻要采伐下來,做這種木質房屋是完全夠用的。

    目前,海參崴對大明內地的貿易中,最賺錢的即使開設木屋構件工廠了。不僅楊凡的海軍和陸軍需要。楊凡的工人、家奴、佃戶們也需要的。

    楊凡不收田租,隻是要求他的領民們,承擔軍事附庸義務。所以這些人都攢下來錢財。按照華夏老的傳統,一個人發達了,富裕了,第一個要做的事情,就是買田造屋罷了。

    他們發現,硬化一塊地皮花不了太多錢。然後直接安裝這種木屋就好,又省錢,有快速。居住也舒適,比土坯房子、甚至是磚瓦房好多了。

    .\/75359479\/772719679.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