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帶著老婆們坐在帳篷前,篝火把臉烤的很熱,映照的紅彤彤的。

    周圍的行軍鍋咕嘟咕嘟的煮著小米粥,官兵都用刺刀挑著饢餅,在篝火上烤著。五十斤一馬口鐵桶的午餐肉被打開,用刺刀切成小塊,分給大夥兒,夾著餅吃。

    酸辣湯好了,炊事班挑著不鏽鋼保溫桶,給大家挨個盛在飯盒裏。

    楊凡特意帶著夫人和官兵吃一樣的食物。他們住帳篷就已經搞特殊化了。主要是照顧女眷。要是他自己肯定和大家一樣,在雪地裏睡睡袋的。

    楊凡吃完了東西,擦擦嘴。正準備回帳篷。小小的布喜婭,吃力的抱著大銅壺來了,給老爺和夫人們倒上奶茶。

    行軍在外,隻能用飯盒當碗了。

    楊凡看著篝火,喝著滾燙的奶茶,一時間來了興致,輕聲的唱起了歌謠。

    鐵嶺絕岩,林木叢生,暴雨狂風,荒原水畔戰馬鳴。

    圍火齊團結,普照滿天紅。……

    聽著老爺唱起了歌謠,所有人都放下了食物,靜靜的傾聽著。

    這首歌套用古曲“落花調”填詞,唱起來十分悲壯激昂。

    濃蔭蔽天,野花彌漫,濕雲低暗,足潰汗滴氣喘難。

    煙火衝空起,蚊吮血透衫。戰士們!熱忱踏破興安萬重山。

    …………

    小娘皮和林月如等人,靜靜的聽著老爺的哼唱。在熊熊的篝火映照下,眼前似乎出現了開拓團官兵們在萬般困難下,篳路藍縷開發東北荒野的場景。

    這一片平原,自古以來就是一片處女地,從來沒有農業民族涉足。

    這裏野獸橫行,亙古洪荒,這還是第一次漢人被開發出來。

    荒田通野,白露橫天,夜火晶瑩,敵壘頻驚馬不前。

    草枯金風急,霜晨火不燃。弟兄們!鏡泊瀑泉喚起午夢酣。

    ……

    林月如皺眉想到,鏡泊,是老爺講過的風景優美的鏡泊湖嗎。老爺曾經說過。牡丹江,稻米倉。說那裏是一塊土地肥美,物產富饒的寶地。

    不如把那裏要來,給女兒做封地好了。一定要多撒幾次嬌,把那塊地討來。

    她偷偷的看向楊凡。看到楊凡好看的側臉,在篝火的映照下,哼唱歌謠的樣子,不禁看的有些癡了。

    朔風怒吼,大雪飛揚,征馬踟躕,冷氣侵人夜難眠。

    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

    壯士們!精誠奮鬥橫掃嫩江原。

    偉誌兮,何能消滅。

    團結起,赴國難,破難關,奪回我河山。

    楊凡一時間唱的有些入了神。一時間仿佛看到了當年的抗聯官兵,在白山黑水之間和日寇戰鬥的場麵。這首李兆麟將軍的《露營之歌》同樣唱出了楊凡的恢複奴兒幹都司故土的情懷。

    革命戰爭年代有三大艱苦卓絕的鬥爭。一個是中央紅軍的二萬五千裏長征。一個是南方八省的遊擊戰爭。還有一個就東北三省的抗日遊擊戰爭。

    四萬抗聯,對抗日寇最精銳,裝備、訓練最好的百萬關東軍。堅持了十四年。

    在白山黑水間,在極端嚴酷的環境下,戰鬥上萬次,陣亡了99%的官兵。最後看到勝利的隻有三百餘人。

    一時間,楊凡的眼睛有些濕潤了。想到後來的曆史,楊凡暗下決心,不信國運換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

    他要改變後來曆史的走向,在這個曆史的十字路口,為這個飽經苦難的民族做出正確的選擇。

    這首露營之歌,在今後的歲月裏,成了東北兵團的軍歌,激勵著一代代官兵,衛國戍邊,南征北戰,成為了帝國的一支精銳之師。

    .\/75359479\/773124502.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