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兔是這裏特有的品種。呆萌可愛。琉球兔又名奄美短耳兔,是數量最為稀少的兔類之一,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的紅色名錄中被列為“瀕危”(EN)級別。它們的分布範圍僅限於日本南部琉球群島。

    三十人的小隊已經上岸,並且分成六個伍,向前搜索前進。看他們打的旗幟的位置,已經深入了島嶼。之所以打著旗幟,就是為了防止走散。這些島嶼都是無人島。植被茂密,地形複雜。

    高高揚起的旗幟,可以指示方向。便於聚攏。這個島和所有的火山島一樣,中間是高山,兩側是坡地。生長著茂密的植物。

    “看來沒有什麽危險。走吧咱們也上島去尋寶。”楊凡笑著說道。

    他扛著金屬探測器,率先走下來駕駛台。小娘皮她們跟著雀躍著跑下來。從船舷的繩網,爬下去,進到舢板裏。

    水手們劃著船向著海岸線駛去。這裏的海水非常清澈。能看到三四米深的海底。很多五顏六色的小魚,在遊來遊去。

    這裏已經是大海深處了。海水非常幹淨,不像黃海和渤海,都是黃泥湯子,海水渾濁不堪。

    楊凡一行人下了船,三條舢板又回去接別人。

    楊凡把衛兵背著的長槍分發給老婆們。她們都會用火槍。楊凡經常帶她們打靶。即使是梅香,也是熟練使用手銃和燧發槍步槍的。

    “你們要火槍,還是要氣槍。”楊凡問道。

    “我要氣槍”小娘皮搶先說道。林月如她們也都要氣槍。

    楊凡隻好把四把基然都尼氣步槍都給了她們。氣槍的發展曆史和火槍一樣悠久。很早就有了。這四把基然都尼氣步槍,就是英國特使馬嘎爾尼先給乾隆的那種。

    據史料記載,氣槍大規模用於軍事是在18世紀後期的奧地利。當時,奧地利軍隊裝備的氣槍名叫“Windbüchse”,意為“風之槍”。

    該槍由意大利製槍匠巴托洛梅烏斯·基然都尼於1779年研製而成,1780年開始定型生產,所以又被稱作“基然都尼氣步槍”。

    楊凡的現在的技術能力,做這個一點難度沒有,畢竟這東西不需要火藥。特別適合做獵槍使用。而在軍事上其實也是大有可為的。基然都尼氣步槍的性能明顯優於前裝滑膛槍。

    首先,這種氣步槍在潮濕環境下,比如雨天也能使用。其次,該槍射擊時不產生煙霧,隱蔽性較好。最重要的是火力密集。

    這種步槍可以在氣瓶有氣的情況下連續發射,一名訓練有素的士兵可以在半分鍾內打完一梭(20發)鉛彈,這樣的高射速令裝填複雜、緩慢的火槍望塵莫及。一瓶氣,可以最多打三十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