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4年,在安妮女王的統治下,英國政府通過了一項議會法案,通過豐厚的獎勵來尋找測量經度精準的方法。

    重賞之下,必有突破。很快就找到了路徑,理論說起來非常簡單。

    月亮相對恒星是高速移動的天體,一個月轉一圈。可以通過恒星對比月球表和它們會發生的時間來修正月角距,進而推算出格林尼治時間。知道格林尼治的時間和地方時,就能進而推導出經度。

    用時間測量精度需要一個時鍾。這個時鍾就是航海鍾,也叫做航海天文鍾。楊凡現在已經造了出來。有了這些設備,楊凡的海軍隨時可以知道自己船舶在地球上的精確位置。

    現在楊凡的海軍還是典型的黃水海軍。沒有走向深海大洋。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在澡盆裏養大的海軍。和歐洲此時那些橫渡大西洋的船隊,以及從南美洲橫渡太平洋到呂宋的西班牙大帆船艦隊相比。航海能力還差的很遠。

    單個的飛剪船最遠也就去過印尼群島去買香料。絕大部分軍艦隻是在黃海和東海東部活動。他們主要航行在濟州島、長崎、海參崴、北塘碼頭之間。

    楊凡決定,今年冬天除了要發動對唐努烏梁海和劄薩克圖汗領地,大湖平原的進攻外,海軍也要開始進入東海西部和南海。執行海盜清剿任務。先拿海盜練練手。

    此時,楊凡在凝香小築的地板上盤膝而坐,他的麵前放著十幾隻風帆戰艦的模型。這些模型都是一百比一的比例精確製作的,還可以一層層的拆卸。看到裏麵的結構。

    小娘皮和林月如、陳曦、梅香圍坐在周圍,好奇的把玩著這些模型。

    “老爺,這些船好漂亮啊。”小娘皮端起一隻一千五百噸的巡洋艦的模型,愛不釋手的說道。

    這些船模是可以下水的。以前楊凡和夫人們洗澡時,林月如玩塑料大黃鴨,楊凡就會把新收到的船模放在水裏,觀察適航性。

    每有一條船下水,楊凡這裏都會收到一個船模。這些船模楊凡看過後,就放在書房裏當擺件。到現在已經積攢了大大小小的三十多艘了。

    楊凡打開一個盒子,從裏麵拿出來一個,足足有一米三四長度的大船船體。船外側刷成白色和藍色相間的顏色,非常好看。楊凡把桅杆和鎖具、船帆安裝上。最後放在支架上。非常滿意的看著。

    “老爺這是什麽船啊,看著好漂亮,而且好大啊。不像是之前的巡洋艦啊”陳曦驚歎的問道。她從來沒有見過這麽好看,而且龐大的帆船。

    “這是我買來的皇家飛剪號遊輪。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帆船。”楊凡顯擺的說道。很快他就收獲了家裏妹子們的滿眼小星星。

    “我們這一次,組成船隊,包括這條遊輪和六艘巡洋艦。還有兩條補給船。兩條陸戰隊運兵船。一共是十一條船。我們就乘坐這條遊輪出海。這條船可是非常舒服的。”

    .\/75359479\/776862236.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