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她也知道,這是定遠伯開業前答應陛下的。她可不敢讓停了。要是陛下發起火來,她可就得不償失了。

    這兩年,田貴妃和袁貴妃越來越不好壓製了。後宮的摩擦日漸增多。周皇後首要考慮的是皇帝的恩寵。賺錢到是其次。

    鄭三發子一家在一年半以前辦了家庭製鞋廠。專門為興禾超市供應皮鞋和皮靴。半年時間發展到了五十個鞋匠的規模。現在鄭三發子已經北城有名的製鞋大王了。

    他們在京營即將去西北前,接到了八萬雙皮靴的訂單。這導致他們的鞋廠再度大發展。可是,當初接到訂單時,他幾乎發愁的睡不著覺。因為他的鞋廠隻有五十個工人。

    京營進駐南苑軍營,就下了訂單。要求三個月必須做出八萬雙皮靴。這些皮靴都是量好尺寸給數據的,基本就是按照個人的尺寸做的。同時,京城的二十多家給興禾超市供貨的被服廠也接到了單衣褲、棉衣褲的訂單。

    但是,皮鞋廠隻有鄭家皮鞋廠一家作坊。畢竟這個年代皮鞋沒有普及,就是鄭三發子一家,也是因為興禾超市定點采購,才下決心幹皮鞋廠的。

    他找到負責之前采買的柱子,幸好這時候柱子剛從特訓班畢業。也在京城。訴說自己的困難。畢竟當初就是這個小夥子拍板,把皮鞋交給自己這個家庭鞋廠的。

    柱子又去找老爺說這事。楊凡直接給了他一百台腳踩縫紉機,和二百台手搖皮鞋修鞋機。這些機器價值三千兩銀子。他根本買不起。楊凡無奈,隻好讓興禾錢莊給他做了貸款,分三年還清。楊凡個人給做了擔保。

    有了這些設備,還得到了五千兩銀子的貸款。鄭三發子立刻就行動了起來,高薪招募城裏的皮匠,並招了五百個學徒。購進原料。還在柱子的指導下,采取了流水線分工作業,總算按期完成了訂單。

    不過經過這一次的緊急擴產後,鄭家鞋廠也正式成為了擁有上千員工的大廠。現在長筒皮靴已經風靡大明的軍隊。不僅京營來買,邊軍也來買。兵部也來采購。很多文官也發現了這種分左右腳的皮靴穿著非常舒服。

    不過,鄭三發子可不敢自己接訂單,大明的官員什麽操行他十分清楚,就怕到時候結不了尾款。他都推到興禾超市那裏去了。超市接,下單給他,他就做。超市不接,他更不敢接了。

    今天,超市的負責人來找他,說定遠伯下單了。二十萬雙皮靴。明年開春交貨,十萬雙,通過火車運到歸化城倉庫去。十萬雙運到新城交貨。

    鄭三發子有些疑惑,西北不是戰事結束了嗎。怎麽還采購這麽多軍靴。而且新城采購這麽多軍靴,難道京城附近要打仗了嗎。

    .\/75359479\/776868230.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