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舍不得用,一般他們都等到年底集中使用。三十六尺幅寬兩米的布,還有一百二十尺幅寬兩米的麻布。可以給一家老小做一身新衣服。

    可是,忽然出現的告示,驚動了所有人。貧民們不知道出了什麽事情。

    這幾年,京城和京城附近的人,有了很多的工作機會,他們都攢下了幾十兩銀子。

    尤其是南城的鐵路小區。這個麵積四平方公裏的巨大社區裏,足足居住了十萬個家庭。厚一米、高達五米的圍牆內,密密麻麻的布滿了六層的筒子樓。

    他們的男人都去外地修鐵路,修公路,修橋梁,挖隧道。他們的家屬就在這裏居住。這個小區裏有醫院、學校、郵局、興禾超市、裁縫鋪子、洗衣鋪子、雜貨店、商業街……。簡直就是一個城中城。

    鐵路小區位於南城的東南角,大致就是今日廣渠門內大街南部,天壇東牆外的那塊地方。

    這個時代,這裏荒無人煙。雖然後世這裏的南半部分是龍潭湖公園所在地。但是明末的時代,這裏就是一些池塘和荒地。

    龍須溝流經此地,故命名為“龍潭湖”。為古高梁河穿過的地區。屬海河流域,北運河支流通惠河的支流護城河水係。因明中期,圍築外城牆挖土燒城磚的窯坑積水形成。

    楊凡看中這裏主要是因為地價便宜。這裏荒草幽深,人煙稀少。土地便宜的跟白送一樣。就像當初的北城貧民拆遷小區,放在西南角一樣。就是為了降低成本。

    現在天壇東側的這塊犄角旮旯,已經因為鐵路工人家屬而繁華起來。十萬戶,就是五六十萬人口。還是有消費能力的人口。

    楊凡在這塊地的北半部分,修建了總數三十萬個房間的筒子樓。南半部準備仿照後世,開挖龍潭湖,然後建一個公園。

    這塊地方風水非常的不好,要不然非常適合開發成親水的別墅區。

    南二環的拐彎處,是帝都有名的風水有問題的地方。

    這裏有好幾個大廈,總是有些不好解釋的問題。這個年代的人更迷信,富人肯定不會來這裏住的。所以楊凡直接就打算蓋成公園算了。

    鐵路工人收入高。因為他們都是野外工作,十分辛苦。還有遇到自然災害、工程工傷、土匪刁民、野生動物、氣候災害的危險。

    而且還是重體力勞動。所以,他們的工資基本不低於一兩銀子。還管吃管住,一年發四套衣服鞋襪。享受免費醫療。

    他們的工資都是通過興禾錢莊發到他們的賬戶裏的。家屬可以在京城通存通兌來領取。所以,這些人是有消費能力的。

    南城的南部有三座城門,中間的中軸線上是永定門。西部中間位置是右安門。但是左側的左安門確實靠近東側邊緣的位置。

    現在一進左安門大街,兩側都是密集的商鋪和買賣。一直向北到兩廣路。這些店鋪基本都是工人家屬開的各種便民服務店鋪。因為房子和地都是楊凡的。他隻出租給工人的家屬。

    別的商人即使看到了商機,想來做買賣,也租不到房子。

    .\/75359479\/776874789.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