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營出發時,就從各部院和京官,宗室,勳貴那裏收回了一萬八千匹被借走,私自占用的京營戰馬。

    現在仗打完了,他們又借走了五萬匹。這次幾乎人人有戰馬騎了。大員連家奴都有馬騎了。

    塗山庸也沒有辦法,文官侵占官府資源的事情由來已久。皇帝也頭疼。

    “大人這些事情,上報嗎”楊集看著塗山庸說道。

    塗山歎了口氣,說道:“報上去,除了讓皇上生氣,還能怎麽樣呢。記錄存檔吧。”

    楊集想了想說道:“這次袁督師殺了左都督,引起朝野振動。還不知道如何收場。袁督師已經在準備上請罪疏了”

    塗山撇嘴,這是用完尚方寶劍的慣例,先斬後奏之後,使用人要上書請罪。說明借用天子劍和權威的不得已。請皇帝治罪。

    一般皇帝要好言撫慰一番,勉勵大臣為國破格行法,不算逾越。以安其心。

    “大人,關於毛文龍和皇太極勾結,寫信的抄件已經到了。現在已經可以確定。雙方約定,今年年底建奴進攻寧遠、山海關。毛文龍配合進攻山東。”楊集說道。

    塗山庸豁然轉身,一把抓過信紙仔細的看了起來。

    “毛文龍拜金國汗纛下致書:不佞常銘之於心,宣之於口,存之於中,一時不忘。因所遣使臣之言,同氣同意,即遣回國。又聞初遣之使臣,照舊攜禮物前來我處等語。當時,皇上遣戶部大臣送錢糧至島,並將所乘船撤回鐵山。其時汗所遣使臣,未經查實,誤入戶部。使臣及所攜禮物,盡被擒獲,解往京都。不佞聞之此,遂連夜遣人赴京,賄銀四萬兩,始獲赦死,養之於內地。請少待數日,奮力交涉,俾還於汗。正在煩惱之際,突有喀山牛錄下諸申八人逃來,伊等言稱:我汗與諸貝勒原以一心倚爾等行事等語。不佞聞此,愈覺不安。嗣後遣來之人,須仔細辨認為善也。無論爾取山海關,我取山東,若兩麵夾攻,則大事可定矣。我不分爾所得,我亦不歸爾管轄。特致書以聞。”

    塗山臉色變換,顯然信的內容讓他十分震驚。沒想到毛文龍已經走到這一步了。(此信收錄在滿文老檔,現存台北故宮)

    清朝滅亡後,文史專家們在整理清朝內閣檔案時,發現了幾件塵封已久的書信。這些書信現存六封,居然是毛文龍寫給皇太極的,書信原件現存於台北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

    信裏雖然,毛文龍沒有要求皇太極支持他奪取朝鮮。他以鬧餉的名義占領山東的登來。但塗山一眼看出他的意圖。

    現在遼東已失,大明和朝鮮不再接壤。毛文龍的計劃是,占領登萊。山東人多,還有五十多萬遼東難民。他好招兵買馬,渡海進攻朝鮮,自立為王。

    楊集看塗山臉色變換不定。有些忐忑的問道:“大人此信要是交上去,袁督師就可以免罪。皇上就算一時不快,也沒法拿他如何。畢竟斬殺奸佞於未發動之時,有功無過。”

    塗山搖了搖頭,說道:“不可,陛下已有除去東林之心。此時我們呈上此信。費力不討好,裏外不是人,何其愚蠢乃爾。”

    “大人,那該如何處置。”

    “封存吧,也算是留一個和袁督師交易的籌碼。”

    .\/75359479\/776961999.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