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也得到了發展,販賣這些產品到大明各地的商人也發了大財。吸引更多人投入進來。物流行業也得到了發展。畢竟這些沉重的金屬製品,需要運輸。

    賣的最多的鋼鐵製品,居然是釘子,這是誰都沒有想到的。

    現實中用到釘子的地方比螺栓多的多。好多商人,看到了商機,在北直隸到處買地修築小型水庫和水壩,從新城機械廠購買水力機械。通過模具壓製各種產品。尤其是生產鐵釘。

    以前生產一枚釘子,需要鐵匠用錘子敲出來。釘子可是非常貴的。

    中國古代之所以發明了榫卯結構,就是被釘子的價格逼得。

    榫卯結構不容易腐朽,不是剛性連接,有運動餘度,可以抗地震。好處非常多。但是,它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成本太高。

    首先,它費工時,做榫卯耗時耗力,技術要求極高,差一點都裝不上去。培養一個合格的木匠,成本非常大。榫卯還挑木材。不是什麽木頭都適合做榫卯的。都是硬木或者比較好的雜木才行。

    如果是蓋宮殿,官府建築公共建築還好。個人造房子就非常費錢了。如果能用釘子,簡單高效,能大幅度的降低房屋造價。

    但用手敲打出來的釘子尺寸巨大,用鐵多,肯定便宜不了。在此時的西方,釘子可以當錢用,用於支付。因為這東西用途太廣泛了。到處都要用。

    在製作時,每一枚鐵釘都需要製作者升起爐火,然後將鐵料粗胚燒到紅熱,再放到鐵砧上將其鍛打成細鐵棍,之後需要用工具將細鐵棍截斷成一根根一樣長短的小鐵棍,然後再次加熱小鐵棍,在其一端墩頭,另一端敲打成尖狀,之後進行打磨,重新加熱淬火硬化、退火熱處理,最終才能得到一根鐵釘。

    楊凡推出水利鍛錘之後,可以用水力壓力機械,用模具每砸一下,就一次性就做出,上千顆大小型號不同的釘子。

    因為鐵釘的巨大市場,大批投資者,加入進來。

    楊凡在交易所發出五家鐵釘公司的招股書,短短十天,就完成了資金募集。這些鐵釘工廠,用水利機械生產各種大小和材質的鐵釘、鋼釘以及金屬緊固件兒。

    因為鋼鐵工業的巨大產能,下遊發展出了幾千種金屬加工產品。

    目前,鋼鐵和鋼鐵製品,完全是賣方市場,隻要你能生產出來,有多少賣出去多少。絕對不會滯銷。

    資本發展的前兩百年,可沒有什麽經濟危機。過剩需要到大機器工業普及之後才會出現。國內用不了,還有國外。

    現在已經有荷蘭的武裝商船,到長崎港和楊凡在長崎的商社交易了。

    他們離開長崎時,很多船都裝滿了鐵釘和鋼釘。這東西運回歐洲是搶手貨。船一到港口,幾個小時,就賣完了。

    因為好多經銷商在碼頭等著,直接開始拍賣。

    這些工廠給朝廷帶來了一年上百萬兩的稅收。還吸納了數十萬流民,把他們從流民變成了產業工人。

    皇帝看到商稅居然從一年三十萬兩,提高到了一百五十萬兩,非常高興。他也注意到了。順天府和天津居然貢獻了百萬兩的商稅。要知道大明的商稅可是非常低的。

    一般是三十稅一,相當於百分之三點三的稅率。

    .\/75359479\/777818742.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