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這些白銀都被官員、富商、士紳、地主窖藏了起來。

    因為這個時代沒有銀行係統,而貧富差距極大。白銀隻能埋起來收藏。結果導致大明嚴重的通貨緊縮。市麵上流通的白銀很少。

    銀價高企,百姓要交銀子納稅,苦不堪言。

    朝廷因為市麵上銀子不足,收不到稅收。

    窮人是稅負主體,可他們手裏沒有多少銀子。而士紳官吏手裏有絕大多數白銀,他們又不交稅。

    貨幣不足,導致物價騰貴,百業蕭條。再加上戰爭南北不斷,軍費花錢如流水。搞得朝廷財政崩潰。

    楊凡知道,他這種大發展的模式,必須有龐大的白銀支付能力。從大明賺錢是一種方式,另外,他還要從現代傳送白銀過來。

    2022年,全球白銀總產量31250噸,2021年,華夏在電解銅、電解鋁等龐大的產業產量中,提煉出了2.46萬噸白銀。華夏白銀嚴重產量過剩。

    華夏沒有大型銀礦,但是很多礦產中都伴生銀。這種白銀副產品總數驚人。現代白銀退出貨幣後,隻在工業上有些用途,導致白銀成了和銅鐵一樣的金屬材料。

    去年楊凡賣黃金,賺了幾千個小目標後。一年內,一共從國際市場上秘密的用小單子,累計購買了兩千噸白銀。相當於六千萬兩。

    這些白銀全部壓製成了銀幣,放在瑤光那裏保存。需要時再提出來。

    這也是,楊凡敢於一直采取超常規的發展路線的原因,他不用擔心錢不夠花。興禾的銀幣是是市場上的搶手貨。所有人都願意收。

    這可是一枚一兩的千足銀啊。楊家的銀幣簡直是業界良心。

    那些錢鋪子,幾乎沒有不占客戶便宜的。

    楊家的銀幣一出,大明漸漸的有了廢兩改元的征兆。銀兩成色複雜,切割麻煩。熔煉提純火耗巨大,兌換容易產生爭執。遠不如銀幣來的方便。

    而且楊凡發行的紙幣是可以和白銀自由兌換的。軟妹幣練習券一元兌換一枚銀幣。

    這導致,很多商人都把銀子在當地的興禾錢莊兌換為紙幣,然後到了目標城市,找當地的興禾錢莊換回來。

    這樣攜帶方便,又非常安全,還沒有匯費。

    但是很快,他們發現,這些紙幣比銀幣還好用。

    用紙幣購買鋼鐵等物資還有九七折的折扣,這可是百分之三的淨利潤。這導致了紙幣信用爆棚,而且開始在北直隸和南直隸廣泛使用。

    去年,楊凡交給了小娘皮三千萬枚銀幣。一千一百萬用於填補財政赤字,剩下的一千九百萬用於今年的虧空儲備。

    而楊凡花出去的這些銀幣,給北直隸的百姓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那就是填補了北方通貨緊縮的嚴峻局麵。而且這些錢都被做工的,修鐵路的,修水壩的百姓賺去了。

    而他們有錢了,又去消費。產生了乘數效應。養活了更多地人。

    這些白銀進入流通領域,而不是被士紳弄走窖藏。反倒是士紳官員大量購買奢侈品,讓白銀大量流入楊家,又被提純壓製成銀幣,重新進入流通領域。

    這兩年盡管大明北方各地,一年不如一年,但是北直隸,尤其是京畿地區,保持了相對的穩定和繁榮。甚至朝廷也因此每年多了上百萬兩的收入。

    .\/75359479\/778744807.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