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袁崇煥回複書信給皇太極說,七大恨的事情固然我們大明也有錯,但是你們也殺了我們很多人。你們這些年也算報複過了。這事就算扯平了。

    現在伱們想要停戰、修好的話,那麽占我們的土地,掠奪我們的百姓什麽時候還我們?我們中國很大,但也不是你想訛就訛的,還有你為什麽打朝鮮。

    天聰三年正月(1629年,也就是本年),遣生員鄭信、把總任大良齎書致袁崇煥雲:

    滿洲國皇帝致袁大人書。前因和好,使方吉納往返商議。爾謂我不宜往征朝鮮,遂罷和議,興兵前來;我亦發兵往迎。於是,使臣遂絕往來。

    茲思爾乃大國之人,通曉古今;我征朝鮮,與爾無涉,且非無端任意征討者比也。我與朝鮮,原無仇隙。

    己亥年,無端要擊我收服東屬部落之兵,一也。己未年,朝鮮興兵攻我凡爾喀什路,二也。後又納我遼東之逃人,三也。朝鮮侵我三次,我乃報之,有何不可!……。

    李邦華一路看下去,後麵都是說什麽,你們表麵想議和,但背地裏支持毛文龍偷襲、騷擾、不講信義之類的事情。表示懷疑誠意。

    今年,袁崇煥和皇太極書信往來頻繁。但是,議和明顯沒有任何進展。雙方都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糾纏不清。

    李邦華有些發愁的揉了揉眉心。他看的出來,皇太極誠意不足,更像是吊著東林,逗他們玩兒。而袁崇煥明顯有些急,似乎急於同對方有一定的突破。但是,皇太極明顯不著急,掌握著主動。

    錢龍錫說道:“你看看這些抄件,這些是毛文龍和皇太極之間的通信。是李永芳那條渠道來的。”

    李邦華打開第一封信,是闊科寫給皇太極的。

    闊科固山額真,是毛文龍與黃台吉之間單向聯係的特使。

    崇禎元年五月,闊科再次來訪東江。和毛文龍秘密會晤後返回。他一共三次被皇太極派遣,出使東江。第三次被抓後押送帝都。

    第二封信是毛文龍寫給皇太極的。

    毛文龍這廝,一邊沒有停止對後金的騷擾和作戰,一邊和皇太極暗通款曲。似乎,打是體現自己的價值。通信是保持一條退路。萬一在大明混不下去了,也多一個選擇。

    都督毛文龍再拜:前四月二十六日,可可牛鹿及馬通事等五名到鎮江,於五月初三日接到皮島。有戶部在島分散糧餉,跟隨戶部人役報知,本部十分起疑,百般解失(釋),說夷人常常往來。

    連日事忙,留住數日,俱皆做了衣服,於五月十六日,由海上送至鎮江,差舊人三名,隨帶禮物二駝,回至沈陽。

    近日山東登府總兵本道,不時差船到沿海上岸出哨,登州道又到皮島,或有下邊將領,差人接取親友,亦未可知。

    我自然禁他,決不可聽下人說謊。我與你做此事,決不可失信。忙中草草,此複。

    (出處:《滿文老檔》毛文龍等處來信,毛文龍降書四)

    李邦華陷入沉思。毛文龍早期還是對登陸騷擾很積極的,但自從東江鎮做買賣發了大財之後,毛文龍越來越滿足於目前這種對峙的局勢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