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輛看著多,這樣一分,也就弄回來三千輛。好像有些不夠用。畢竟楊凡的鐵路就是一條線。鐵路兩側南北方向的運輸,就要靠這些汽車來搞了。

    而且鐵路沒修到的地方,這種越野卡車也是可以用的。這東西可比大篷車好用太多了。

    楊凡立刻回複道:“能修複多少,我們都要。越多越好。”

    二愣子沒想到,凡子的非洲之角那裏這麽缺這種車。他對老廠長說道:“有沒有可能重啟生產線。”

    老廠長說道:“我們廠的工程師都在,就是歲數不小了,年輕的也五十多了。工人也不足。但如果你們能投資,把設備能修的修一下,能換的換換,把老工人和老工程師返聘回來,還是可以生產的。畢竟這東西沒什麽難度。”

    他遲疑了一下,又說道:“不過,還有一個難題。這些蒸汽機動力包,整體都是圖拉那邊的一個廠子製造的。我不知道他們還能不能供貨。他們也停產十年了。全靠修拖拉機維持著呢。工人經常拖欠工資。”

    二愣子把情況和楊凡說了一下,楊凡沒想到居然還有這種可能。

    因為楊凡這邊已經造出了三脹式蒸汽機,技術差距縮小,所以是可以傳送的。費用很低。

    “你和他說一下,問問他願不願意,讓我們收購他們的廠子。同時,問問有沒有可能收購圖拉的蒸汽機工廠。我保證一年訂單不低於三萬輛。”楊凡說道。

    畢竟大明在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內,發展蒸汽動力是最靠譜的。

    這種已經搞到頂峰的載重汽車,是最需要的。自己短期內是造不出來的。能買到也行。

    鐵路投資太大,而且建設周期長,維護也特別費人力。你不組織護路隊看著,鐵軌都有可能被刁民扒走。

    汽車就不一樣了啊。這種蒸汽機動力的載重卡車,二手的售價不到兩萬軟妹幣。新的不超過五萬軟妹幣。超級劃算啊。

    這可是越野卡車,什麽破路都能走的。

    四十五公裏的最大速度,六噸的載重,在明末那妥妥的就是神器啊。

    修公路可容易多了,有人就行,甚至現有的官道也能湊合走。簡直完美。

    老廠長對收購的建議,簡直驚呆了。

    居然有人願意,為了這個淘汰了半個世紀的蒸汽卡車,收購他們這個已經處於破產邊緣的廠子。

    他當然是願意的。他太願意了,關鍵是新股東可以帶來訂單。

    “不過,我們有一個條件,我們收購這個廠子,是想恢複蒸汽卡車的生產。所以,你們必須說服圖拉的那個發動機廠,接受我們的收購。最低的條件,也要他們把能夠製造蒸汽機的那個車間和人員打包賣給我們,我們獨立生產蒸汽機動力包才行。否則,我們收購就毫無意義。”

    老頭激動的脖子都紅了。他一個健步就跑出去,給圖拉的那個廠子打電話去了。那個廠長也是他的老朋友了。

    畢竟當年,他們造車,那邊造汽油機,柴油機。早期還給他們造蒸汽動力包。是非常熟悉的老朋友了。

    他們那個廠子也非常不好,這個時候,隻要甲方爸爸肯給訂單,別說是造蒸汽機了。就是更爛的設備他們也給你造,隻要有利潤就行。

    ..

    .\/75359479\/779425626.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