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都是臣的已改做的,臣不辛苦,能為陛下分憂,是臣的福分。”

    “好,好,朕就知道,你們都是忠心的,各個都是朕的肱骨之臣。”

    他心裏明白,這是小娘皮為了他溝通方便,特意選了個熟人。

    這黃浩當初隻有十七歲,瘦的和麻杆一樣。就是個子高得很。這次一見,黃浩又長高了不少。個頭足足有一米八以上了。而且虎背熊腰的非常壯實。

    興禾團練吃的好,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每餐必有肉食。吃的都是細糧,米麵主食管夠。當初這些十六七歲的孩子,還不蹭蹭蹭的長個子,他們早上有牛奶喝,中午有牛肉,晚上還有蔬菜。他們吃的這麽好,再加上嚴酷的訓練,他們不強壯才怪。

    “黃浩,你即刻帶興禾團練到永定門外和周遇吉大軍匯合。受周遇吉節製,隨著大軍出擊通州,擊潰叛軍。”

    “臣領旨”黃浩叩首說道。

    看著黃浩領命而去。崇禎說道:“立刻命令周遇吉大軍出擊通州。”

    最後一刻他改變了注意,把五千錦衣衛騎兵留了下來。他已經聽到了錦衣衛的匯報。興禾團練路上,碰到香河的叛軍攻打漷縣。興禾團練直接發動騎兵突襲,一舉擊潰上萬亂兵。

    他也沒想到,一年多沒見,這支軍隊還在繼續成長。現今已經到了這般可怖的程度。三倍的步兵一擊而潰,全程不到一個時辰。

    兵部尚書李邦華有些可惜的說道:“可惜京營都調走了,周遇吉的車營是攻受之利器,如果能配上一兩萬板甲重步兵就更好了。”

    楊凡的河西守禦千戶所,正好是一個團3600人的編製。擁有五百輛鋼板包裹的四輪戰車。五百門重型發熕炮。又配上了張世澤訓練的六千多魯密銃火槍兵。防守可以說和鐵桶一般。

    現在,興禾團練一個團的精銳騎兵加入。可以在叛軍潰敗是追擊、砍殺。美中不足就是防守時兵力不足。隻有火槍手和車載成員。缺乏步兵配合。

    現在楊凡這一套,已經被兵部重視起來,視為清軍後,重新組建馬步兵的標準方案。

    很快,命令傳到了景山後教場。

    周遇吉立刻下令吹號,全軍集結。他是楊凡在守禦千戶所訓練出來的將領。指揮軍隊用的都是楊凡的那一套。軍隊作息都用軍號。衝鋒也吹號,下層軍官用哨子。撤退用銅鑼。戰場信號和命令傳遞用旗語。

    隨著軍號吹響,早已做好準備的官兵立刻衝出營房,到校場集合。糧食彈藥早已齊備。這幾天他們一直在等待出擊的命令。

    周遇吉站在點將台上,心裏有點期待。他自從天啟朝被張鳳翼帶回兵部後,就很多年沒有出現在戰場上了。

    他就像功夫熊貓一樣,人在做麵,心在江湖。

    。您提供大神漫卷詩書萬點花的明末鋼鐵大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