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這些人不是正兵,認為格鬥不行,就打算吃掉它們。雕

    可是張世澤知道這些人都是山西和南直隸那邊的亡命徒,悍匪,刀手,監牢裏的重犯。這些人打仗堂堂之陣不行,不過要說格鬥玩刀子,可不一定比蒙古人差。

    用楊凡的話說,高手在民間。

    他們說話間,就看到本來被壓製的攻城部隊,此時則紛紛把紅柳捆扔到了城牆下。很快就鋪出來了一道道斜坡。大批的部隊已經登上了城牆。

    這讓這些人非常興奮。他們雖然是被逼著上戰場的,但是他們都知道,先登是有獎勵的。肯定有賞錢。而且這次大帥說了,砍一個韃子的腦袋賞銀五十兩,當即兌現,絕不拖欠。

    本來大明的官,就是騙人的鬼。當兵的肯信他們才怪。

    當初萬曆征朝鮮的時候,平壤之戰時,李如鬆都督說先登賞銀兩萬兩。結果戚家軍第一個登上城牆。後來戰後不但不給兌現,還騙戚家軍去軍營領賞,然後伏兵四出,把他們都殺了。

    最後給朝廷報了個薊州兵變。官官相護,硬是把這件事壓了下去了。雕

    大明當官的,說的話沒人信。他們的信用早已破產了。

    可是楊大帥的話,沒有人不信。

    因為全部都兌現了,基本都是當時就兌現。

    例如他說你不聽話砍你腦袋。立馬就砍,一分鍾都不耽誤。

    同樣,說發賞錢,立馬就發,當天肯定發。

    不管多晚。就是半夜也打著火把發錢。別說是下雨,下刀子,頂著鍋蓋也照樣發。

    楊大帥的家丁親手發到每一個官兵的手裏。誰也別想貪墨。貪墨的腦袋都在轅門上掛著呢。雕

    別說軍餉沒問題,直接打倒他們在興禾錢莊的存折上,隨時可以跟隨軍的興禾錢莊隨軍錢莊存取款。一個銅錢也差不了。

    就是民夫一個月也有50個銅錢的補貼,這都是大軍額外給的零花錢。

    正常來說,這些民夫被征發,相當於徭役,官府是不給錢的,如果時間短不超過一個月,連食物都不管,需要自己從家裏帶的。

    這些民夫還是第一次,享受到一日三餐都有熱食,吃的都是糧食。盡管是三年陳的玉米。可是管飽啊。吃到飽不限量。

    而且每月還給五十個大錢,他們一年到頭也攢不下錢財,不欠新賬就不錯了。

    這幾個月下來,不僅沒有像以前征服徭役那樣,肥的拖瘦,瘦的拖死。死掉十分之二三的人。

    他們都吃的長肉了,從骨瘦如柴,到身子骨都像吹氣球一樣,肌肉隆起了起來。雕

    他們都是幹重活出身的,瘦就是餓的。吃不飽營養嚴重不良。天黑就雀蒙眼兒,什麽都看不清。隻要能吃飽飯,很快一身疙瘩肉就冒出來了。

    這些人雖然都是各地來的不穩定份子,但是對他們來說。五十兩也不是小錢啊,這個時代,北方一畝地也就四兩出頭,買上十二畝旱地不是問題。足夠養活一家老小了。

    隻要砍一個韃子腦袋,全家有房有地不是夢。

    眼看著五個團練,一萬八千多人,就這樣翻過城牆進入了城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